2000年,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对来自妇女热线的400个有各种社会干预情节的个案进行充分研究的的基础上,申请了德国伯尔基金会的资助,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在天津市河北区鸿顺里社区开展了“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此项目的目的是:
1.社会的转型、单位的职能发生变化、城市居民从以单位为中心的生活模式向社区转变的情况下,探索一种新型的有利于维护妇女婚姻家庭合法权益的社区干预模式。
2. 以人为本,以妇女为本的现代理念纳入社区工作系统,作为调整社区关系的共同准则,并建立起相应的社区支持网络。
3.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提高婚姻家庭生活质量,实现人的特别是妇女的健康成长以及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年过去了,项目得到了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彭珮云以及天津市委领导的肯定,市妇联在市内3个区5个街道开展了项目的推广工作。
项目的作用表现在哪里呢?以下是2000年12月项目开展之初和2004年项目结束之际,两次对社区居民进行的调查。调查显示,项目获得圆满成功。
一、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自助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
1. 求助意识增强。被调查者遇到婚姻家庭问题寻求社会帮助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2.7%上升到了7.5%。其中,男性由2.8%上升到9%;女性由2.6%上升到6.2%。
2. 自主意识增强。在遇到工作压力时,人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比例也明显提高,由13%提高为30.3%。说明人们的自主精神增强,由依赖政府变为依靠自己。
3. 恶性案件减少,找派出所的比例有所下降,说明恶性家庭矛盾在减少,或者其他求助可以替代对派出所的求助需求。与三年前相比,本次调查未发现“没有解决”和“有所恶化”的个案,而三年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占41.7%,有所恶化的问题占8.3%,其中没解决的问题中女性占44.4%,有所恶化的问题中女性占11.1%,均高于男性和平均水平。
4. 干预效果明显提高。有69.5%的求助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中男性为 59.1%,女性为73.7%。这个数据结构,基本上反映了社区干预项目对女性的倾斜和支持。在三年前,这个选项的结构是问题得到解决的比例为41.7%,,其中男性为66.7%,女性为33.3%,数据反映社会干预资源呈明显的向男性倾斜的态势。与三年前相比,问题得到解决的比例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其中男性问题得到解决和部分解决的比例提高了19.7个百分点,女性问题得到解决和部分解决的比例提高了39.8个百分点。
5. 社会观念有所进步。一些传统文化的根基还是有所松动和改变的。如对“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看法,2000年非常同意的人占45.8%,基本同意的人占39%,不太同意的人只有6.3%,很不同意的人为0.3%,不同意的人为2.5%,说不清的人为6.0%。到2003年,非常同意者下降为32.7%,基本同意者上升为56.7%,说不清者下降为3.5%。
二.居民对项目载体半边天家园的工作感到满意
1.与居委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据调查,人们对家园信息的获知通道主要是报纸、电台、电视、宣传资料、居委会、街头宣传等。其中,前三位的获知渠道为居委会占33%;街头宣传占9%;报纸8.7%。
2. 对社区干预项目的组织载体——半边天家园的了解程度较高。据本次调查,人们对半边天家园的知晓程度达40.2%,其中女性为42.8%,男性为36.8%。
3.对家园的工作内容比较满意。人们对法律支持和心理支持的关注说明半边天家园的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和深入人心的,人们对心理支持的关注说明家园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已经为居民所认可。说明将心理咨询服务引入社区的选择是符合居民需要的。
4.与社区居委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居委会与家园关系密切,起到了信息支持和工作支持的作用。家园因居委会支持而发展,居委会因家园工作而提高了在社区的知名度和工作的质量,说明社区工作可以允许多种组织和机构同时进入,和睦相处与互相支持。这是推进社区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
5.增进了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和法院、公安系统的了解程度,说明非政府组织的活跃与作用的增强,给政府机构带来一些挑战,政府机构应引起相应的关注。
6.对家园提供的帮助满意度高。在得到过家园帮助的居民中,95.8%的人对所获得的帮助感到很满意和满意,男女满意度分别为96.5%和95.2%。说明家园以特有的人本主义的方式所进行的工作,基本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三、关于调查的几点思考:
1.关于社区发展背景与居民需求的变化趋势。河北区在天津市是一个中等偏下发展水平的社区,人们的收入集中在500-800元层次。迄今为止,居民认为生活中压力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收入低,住房拥挤和子女教育。但是,经过三年的变化,居民生活压力的构成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流向,也说明调查的数据是可信的。具体地说,人们压力最大的是收入问题。三年前,收入、住房和子女教育的组合是收入低占65.2%,住房拥挤占23.2%,子女教育占11.2%,除了在住房拥挤问题上男女的选择具有较大差距,男性为29.1%,女性为19%外,其他选项无显著性别差异。在本次调查中,选择前三项的压力组合为收入低占64%,住房拥挤占39%,子女教育占21.3%。这个变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说明人们的生活关注点将随收入的好转而向提高居住水平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转换。
2.改变社区传统的生活模式,需要持续投入,不断努力。三年来,鸿顺里社区居民的观念虽然发生了本改变居民的文化倾向,完成此项工作,需要继续努力,否则,传统文化的改变将可能前功尽弃,并且因反复而增加旧文化的抵抗力,进而加大工作的难度。
3.多渠道多机构合作,拓宽社区工作的思路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其他外来组织在进入社区后,应尽可能依靠社区内原有组织的力量,特别是居委会的力量,形成合理,争取大的工作效益。
4.应加强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培训,事实证明,只要改变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模式,原有组织完全有可能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
5.应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统培训和全员培训。在现阶段,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构成尚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一些主任是下放的科教文卫系统的干部,两年后将被调离,政府需加大投入,对社区干部进行全员式、滚动式培训,这是提高我国社区工作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