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论坛举行
本报天津12月2日讯 (王长路 杜学敏) 近日,由天津市河北区妇联与半边天家园召开的“引用社工模式,创新妇女工作”论坛,对在新形势下,妇女工作引入社工模式进行了探讨。
在单位干预功能削弱的转型时期,社区支持系统的干预功能还不能接替单位原有的调解功能,如何强化社区支持系统的功能,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问题社区干预项目”在天津的实施点半边天家园对此进行了尝试与探索。该项目由天津市妇联与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联合主持,以妇女为本、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工作理念,并引入了社会工作的模式。
该项目把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性别观念融入妇女工作,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同辈教育的方式,以开发妇女的潜能、自助和他助相结合的方法,妇女参与社会事务,促进了妇女之间以至社区人际间的支持和合作,达到共同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具体工作中把社会化网络引入妇女工作,成立了由家园、公安、法院、区妇联、街道、医院组成的社区维权网络,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使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老人和儿童的权益得到应有的维护。
此外,家园采用发展志愿者的原则,使他们成为推进社区妇女发展的主力军,并为社区培养了优秀的领导人才。如鸿顺里志愿人员90多人,经过培训上岗,其中以女性居多。三年多来,所有志愿者普遍的感受是自己在成长,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更加自觉、自愿的参加社会工作。同时,引入专家机制,了解和借鉴国际上社区建设的新理论、新发展,使项目与国际接轨,通过交流情况、分析案例、业务研讨帮助工作人员不断发展。
据悉,在项目实验前和三年结束后各做的一次600人的抽样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由过去的55.2%上升到61.4%,社会干预效果明显,由41.7%提高到59.1%,对家园的满意度为96.5%,说明家园特有的用人本主义方式进行的工作基本上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此外,男性在各项家务中承担的工作有了提高,第一次调查,男人做家务的是11.7%,第二次调查比例提高到32.5%,比第一次提高了20.8个百分点,辅导孩子功课比第一次提高了21.9个百分点。照顾老人过去主要是女人的责任,这次调查发现,男性承担这部分工作的人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在处理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上女性比第一次调查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比第一次高出6.6个百分点,在与家庭权利、地位有关的调查中比例比第一次调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项目的实施使家庭内部的男女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家风正在形成。
实践证明,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开展妇女工作是有益的探索。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行娟说,天津“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实施的第一个变化是妇女工作理念的清晰化和具体化。天津的项目让所有妇女工作人员,包括社区的各种支持系统都树立起一个明确的观念,这就是认同所有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第二个变化是将妇女工作的对象更加明确化了。妇联工作的目标是所有的妇女,运用社会工作的模式开展各层级的妇女工作,都是有必要的。第三个变化是摆正妇女工作者的位置。妇女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的模式,可以让妇女工作者找准自己的位置,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求助者。第四,也使妇女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