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8月31日讯(记者杜学敏) 让家庭问题在社区中解决,让妇女权益在社区中得到保护,半边天家园在天津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已经渐趋成熟。自2001年天津市妇联、北京红枫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德国伯尔基金会合作,在天津鸿顺里实施“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半边天家园便于鸿顺里初创,历时三载,享誉津门,探索出许多独到的工作方法。今年7月1日,半边天家园又走上推广经验之路,落户天津市内六个街区。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资源共享、各具特色且优势互补的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网络便已初步形成。
该市越秀路街将关爱中年女性作为本街区开展半边天家园工作的突破口。据参与调研工作的项目专家杨金颖女士介绍,通过对24个重点户的调研,在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下,中年妇女的身心健康由于长期处于透支状态而有所下降,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衰退迹象越发明显,逐渐成了某些男性有外遇或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也越来越难与子女沟通,以致她们中部分人性格孤僻,患有“受虐妇女综合征”。而在这个街区,这类人群数量不断增加。
为此,在越秀路街,关爱中年女性的活动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婚姻家庭学校第一堂课便直切主题,由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教授主讲的关于“如何确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的课程,为中年妇女们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指点迷津,受到与会百多名中年妇女的欢迎。一位中年女性说:“希望这样的讲座多办几次。”
8月24日晚,“拒绝家庭暴力共创美好生活”的社区半边天文艺晚会更使活动掀起高潮。志愿者们自编自演的小品、评剧、三句半等立意关爱中年女性的节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夜晚,灯火通明,社区内300多人自发走出家门观看近两个小时的表演,就连原本只打算看半个小时表演的“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的资金支持方德国伯尔基金会代表贝克先生也被场上场下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不住地拍摄现场精彩的表演,直至晚会结束方才离开。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关于关爱中年妇女问题的互动问答中,上至70老妪下至8岁顽童都能答出关于本街道半边天家园的基本情况。
仅据该街道半边天家园统计,从7月2日至8月19日,就有来访者34人、电询3人,心理咨询11人。据工作人员介绍,开始,来访者并不相信她们,在外边徘徊不进,经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劝导才一诉真情。一名来访者诉说了自己下岗失去经济来源后,深夜遭受丈夫和大伯子、小叔子的毒打,报警却不被理会的悲惨经历后,不肯留下姓名、地址。为了帮助她从困境中解脱,社区内的志愿者便开始了寻找这名来访者的行动。越秀路街的工作人员和17名志愿者们正是凭着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态度,本着“以妇女为本”的理念,为来访者答疑解惑,逐渐获得来访者的信任和好评。一名35岁的离异女士和他的男友同居3年,只从男友那里得到过仅仅50元的生活费用,却为他做了两次人流,本已答应与之成婚的男友,却与前妻重修旧好。她伤心不已,服毒自杀被送往医院。越秀路街半边天家园的志愿者知道了,耐心的予以劝导和帮助,使之对生活重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