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均为化名 | 图片来自百度
周一热线刚刚开通,还不到九点,她就打来了电话。她说已经拨打了好几次,实在等不及了。又是一夜失眠的她,今天特别不想上班。
“一想到工作那么多头绪,又要面对那些成心挤兑人的奇葩,好烦!”
“家里人更没劲,想躲都躲不开,你不找他们,他们没完没了来找你!除了要钱,就是要你买东西!哼,他们也知道,让网上买,直接写家里收!”
“找对象?我都34了,早就该找了,可我这样的,肯定没人要,……”
咨询师一直在听,在不停嗯嗯地回应着,咨询师听到了——
她很孤独,苦闷,绝望,不断地冒出撒手的念头。她不是没撒过手,那次割腕后,看血流到被子上,不知怎么,忽然就后悔了,给小南打了电话……小南是她唯一可以说真心话的老乡。
她认为,一切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她的父母,一个能吵会骂,一个是“妻管严”。父亲从小是个孤儿,母亲从小被姥姥另眼相待,让姨妈上学,不让她上,还包办了她的婚姻。所以母亲一生都感觉气不顺,把她和父亲当成出气筒。母亲骂她,打她,“在她眼里,我不如一条狗!”可母亲对哥哥与弟弟却很好。她来北京工作后,母亲逢年过节从来不招呼她回家,即便她自己回家,买了一大堆礼物,母亲也冷着脸。可哥嫂来了,她却百般逢迎,像变了一个人。“可我从她常常骂我不孝顺,指望不上等等,分明感觉出她对我的期待,她希望我能给她养老……”
她的结论是:“这样的家庭,已经把我塑造成了一个不会与人正常交往,甚至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她多次进行过心理咨询,“可他们基本一个套路,就是说教——改变在于自己”,“改变?说的轻巧!可我哪有动力和能力去改变?”“有的谈了半天,感觉更受伤害,好像都是我不好,说父母归父母,你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负责,走自己的路;有的让我以德报怨,对父母好点……” 她说,“没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没人肯听我把话讲完…… ”
红枫的咨询师一直没有打断她,让她有点意外。两个人一直谈了两个小时20分钟。
她感到很温暖,当她说到一次期末考试前,母亲非要她领弟弟玩,还让她洗一大堆衣服,她稍有不从,母亲就打她时,哽咽得说不下去。咨询师像大姐姐一样动情地说,“如果你在我面前,我真想抱抱你,你真是不容易!”“期末你还考了那么好的成绩,说明你平时就很努力,你真棒!”她被咨询师的话深深触动了——
咨询师从当下出发,引导她思考:
“如果是你,别人来找你,只是不停地说,别人跟本插不进话,你是什么感受?”
“你对现状不满意,具体哪些地方不满意呢?”
“如果奇迹发生,明天一切都如你所愿,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为了这个情景成为现实,你愿不愿意做些努力呢?”
…… ……
最后,她诚恳地说:“真心实意感谢你,听我说了这么长时间。我一定好好想想,我觉得改变一些,似乎也没有那么难吧!”
( 作者 侯志明)
专家点评:将原生家庭的伤害变为馈赠
这是一个强权型母女关系的典型。我们看到,在一个控制型母亲的主导下,在棍棒和辱骂中长大的女儿,变得多么孤僻、自卑和懦弱。她虽然已长大成人,却无力面对世界和他人,无法谈恋爱建立亲密的关系,甚至失去生的愿望,割腕自杀过。
这位女性的母亲,对女儿的态度,已经不仅是重男轻女的问题,而是对家庭成员实行权力与控制,把丈夫和女儿当成出气筒,发泄她对生活的不满。
这样的母女关系扭曲了女儿的人格,彻底摧毁了女儿的自尊心。她的女儿虽然已经成人,有了自己的工作,但仍然以能否得到母亲的肯定作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仔细琢磨母亲的每一句话,留心母亲的每一个眼神,比较母亲对自己和对哥嫂的不同态度,为此伤心落泪,痛不欲生,完全失落了自己。
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母亲对女儿的教育方法,以致她的喜怒哀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女儿,关系女儿的一生。所有希望自己的女儿健康成长的母亲,都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警惕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由于强烈的控制欲,令女儿长大后无法做人。
我们对这位来话者的不幸表示理解,热线的咨询员给了她一个长长的宣泄的机会。热线的咨询电话一般一个只有45分钟,但是对这个个案,咨询员破例与她交流了2个多小时。原生家庭给这位妇女造成了伤害,这已经是事实,无法回避;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对伤害做出什么样的反馈,是抱怨它,憎恨它,还是面对它,用行动来改变它。我们当然不能被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打倒,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再看母亲的眼色行事,不需要再做受害者。
可喜的是这位来话者在情绪得到疏导后,开始有了改变现状的想法,这正是心理咨询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真心希望这位来话者,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后,对于过去母亲辜负了自己,选择一条自己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今后人生的道路,将原生家庭的伤害变为馈赠。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这就是心理学的挫折商,任何人都可以对不幸作出积极的、正面的回应。如果觉得个人的能量还不够充足,不足以应对伤害造成的后果,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一步步地从自卑的泥潭走出来。红枫中心向你伸出援手!
(王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