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以下简称为“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是一条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的热线。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前身是2005年在清华大学成立的“清心热线”.“清心热线”在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培育下,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深入人心的学生自助热线,曾经在校园内外小有名气。2009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获得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会支持,将“清心热线”改名为“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服务范围推广到全国。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基本情况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与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联合主办,是全国首家专门面向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的公益心理热线。
热线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室、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以及热线咨询经验的专家支持团队。热线主任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樊富珉教授担任;副主任由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博士担任;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刘丹博士担任热线培训部主任;热线的日常行政工作由秦林老师负责。
作为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一条心理热线,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服务方式也为这一目标人群特别设计。
热线服务号码:4006525521、62773662、51533188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全国统一服务号码是:4006525521。从全国各省市地区拨打这个号码都只需要本地的电话费,这样大大降低了北京以外地区大学生接受服务的成本,特别是心理帮助相对缺少的偏远地区。此外,李家杰大学生热线保留了原清新热线的两个号码:62773662、51533188,继续支持清华大学校内免费拨打。
我们的宗旨
上传忧伤,下载快乐,
珍惜生命,健康生活。
我们的态度
用心倾听、真诚回应、传递希望、专业支持。
服务时间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服务时间选定在大学生们比较空余的时间段:每天下午16:30-22:30(寒暑假及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服务范围
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提供心理支持与心理帮助的热线。
热线志愿者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志愿者是经过心理助人培训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目前热线拥有培训合格的接线员65名。在这些志愿者当中,42%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他们有的在热线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了或者在学校做博士后,但还继续回到校园做这项助人工作;另外有58%志愿者是本科高年级的学生。从专业构成上看,热线志愿者有45%是心理学专业或者是社工专业的学生,有55%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在热线工作中,无论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培训后胜任这一工作,在基本技能方面没有明显区别。
从来电类型上看,热线中遇到最多的几类是: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成长性思考、婚恋问题。所谓成长性思考问题指的是类似自我同一性困惑,比如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打电话来讨论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对未来很迷茫,很想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或者也有很多同学来电讨论生命的意义。
由于我们宣传的针对性,我们61%的来电是大学生来电,26%是中学生来电。12%未知,1%的非学生。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服务特点是:让大学生帮助大学生,这样设定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热线针对确定服务对象,更有利于有效的培训。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助人培训主要针对年轻人遇到的心理困惑。第二,志愿者也是大学生,他们与被帮助对象年龄相当,经历相近,更能相互理解,产生共鸣。例如在热线中经常会谈到“学分绩”、“社会实践”等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些对于已经毕业多年的心理工作者来讲已经非常陌生了。
第三,心理工作者往往在助人过程中自己获得心灵成长。李家杰大学生热线重视志愿者助人能力培养,更重视志愿者自身成长。热线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成长,获得更多力量去帮助别人。
热线的日常运营
如图所示,李家杰大学生热线一年来的工作。
最左边这一列表示的是我们的日常接线工作。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接线工作和大学生生活相一致,分为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两部分。图中第二列表示的是正规接线员的日常督导培训内容,第三列表示接线员新老交替的过程。
如果一名学生想成为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志愿者,他需要在3到4月份的时候投递报表名,5月份要来参加培训,新接线员的培训也面向其他大学生公开,希望能对更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招募培训共有8次,参加了全部培训的同学到9月份参加考核。考核通过的接线员在秋季学期开始接线,第一学期是实习期。
最右面的一列表示的是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每年固定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其他重要工作。
培训督导体系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培训体系主要由招募培训、进阶培训、日常督导,以及责任督导构成。
招募培训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每年三月开始进行招募工作,希望成为接线员的学生需要参加以下九个讲座: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介绍
课程目的:让志愿者了解热线文化和工作要求,对即将加入的机构有一定了解,促进热线文化的传承。
任课教师:秦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热线新志愿者团队建设
课程目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让新接线员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在活动中体会和感悟成长,促进热线相互支持的氛围。
任课教师:樊富珉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
赵丽珠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热线咨询中的关系建立
课程目的:学习在热线中与来电者建立关系,了解心理热线咨询的态度和设置。
任课教师:刘丹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心理热线中的咨询技术
课程目的:学习心理助人基本技术,包括尊重、中立的工作态度和倾听、共情等基本技术。
任课教师:李焰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张黎黎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心理热线中的评估与诊断
课程目的:学习基础变态心理学知识,识别精神类疾病,了解针对不同来电者运用不同的基本助人方式。
任课教师:张黎黎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高士元 北京回龙观医院
大学生常见问题和咨询技巧
课程目的:学习大学生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通过讨论开拓思路,帮助接线员形成对心理问题的理解。
任课教师:李焰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热线接听流程
课程目的:学习基本助人技术在接线过程中的运用,问题解决和结束来电的技巧,以及模拟演练。
任课教师:秦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困难来电处理
课程目的:学习李家杰大学生热线对于困难来电的处理原则,初步了解危机来电的干预策略。
任课教师:秦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个人成长
课程目的: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探讨心理咨询从业者自身成长话题,预防职业枯竭。
任课教师:曾林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进阶培训与日常督导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为正式接线员提供每两周一次学习机会,包括进阶培训和日常督导。担任培训教师和督导师的是国内知名心理咨询专家。以下是2010年至2011年进阶培训:
家庭系统治疗 任课老师:刘丹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丧失与哀伤 任课老师: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
叙事疗法 任课老师:陆晓娅 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
创伤 任课老师:赵丞智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热线中的危机评估与处理 任课老师:王翠玲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主管
精神科症状介绍 任课老师:张艳萍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经过两年的摸索和改进,李家杰大学生热线的培训体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从招募培训开始,经过实习期、日常督导、进阶培训,以及在日常接线中与责任督导的学习交流,逐渐成为工作状态稳定,具有一定助人能力的心理助人者。自从2009年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正式开通以来,热线一共培训了大约240余名志愿者,其中约60名志愿者成为正式接线员。
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是一条年轻的心理热线,充满着青春活力,充满爱心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帮助热线另一端的来电者,他们自己也不断学习,相互鼓励,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