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越
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协会女性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社会责任研究所兼职副所长,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企业的良性发展及企业家的身心成长。
2005年度优秀女企业家。2010年获得两岸三地最具创新力女企业家。
2011年获首都优秀慈善工作者。
丹麦留学期间任丹麦学生学者联谊会大型活动总策划,主持华人的各种活动,举办中国文化艺术展,丹麦华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总导演,被誉为丹麦民间大使。
曾任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编辑出版了700多万字的图书。
曾任丹麦HKL公司首席代表,开拓中国市场达60%的份额。
曾任上市公司法尔胜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集团北京办事处主任。
曾任易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股东、执行总裁。
就读于齐齐哈尔大学(数学专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研究生)、哥本哈根商学院管理专业。
现任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副理事长。
生命的选择—我愿成为红枫永远的志愿者
——红枫中心主任、副理事长姚越
人生无处不在选择! 2007年12月初,一个普通的电话让我生命有了新的选择。 “我是王行娟,我们想找一位企业家来做理事,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你,我觉得你很热心,与众不同,你愿意吗?”奥,我想起来了,十几天前在女企业家的大会上作报告的,那位满头白发的79岁的老人,是她,令我尊敬的一直做公益的“80后”?一阵热血流过我的全身,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就这样,我与红枫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成为理事、副理事长、红枫的主任,永远的红枫志愿者! 在这里我结识了一批公益人,一批红枫志愿者, 我们的理事:王行娟、黄浩明、冯淬、钱为家、刘文华、晁霞、任渝玲、郭建梅、钟春山、张越等。我们的志愿者兼工作人员:侯志明、王玲、刘凤琴、吴群芳、邬晓艳、左莎、那立新、廉海龙、郭永水、姚悦、高玉聪、胡平、戴一捷、陈萍萍、杨波等等。我们的不在册的志愿者:张成林、林军、程维海、李粤平、王慧贤、严道容、张艳莱、赵薇、王来、董洁、齐继义、刘炜、王力、梁芷媚、莫妮卡徐、陈红等等。我们的专家:张侃、徐浩渊、池铮铮、徐凯文、丁辉、李林英、胡因梦等等。还有我们共十八期680名热线的专业志愿者,以及管理、媒体等其他领域的志愿者,在红枫实习的学生志愿者们。太多太多,我交换的名片已经是厚厚的三大本了。一年多来收到的邮件有3000多封。 在这里,我们学习公益理念,学会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在这里我们共同成长!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故事,谢谢你们给予我精神财富,良师益友,陪伴我度过美好的时光。 我细细读了书中每一位志愿者的文章,仿佛你们就在我的眼前,有些人我未曾谋面,也许远在异国他乡,可是我却觉得你们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我看到你们的故事,会从心里发出会心的微笑,仿佛我们是老朋友、老相知。你们令我钦佩,为之动容。“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你们用生命影响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流动,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将这些爱继续传递下去! 红枫为什么吸引志愿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红枫提升了志愿者的生命品质。 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说红枫志愿者,我会选择:心理专业、对生命的尊重、性别意识、陪伴与成长、创新、助人自助等等。 红枫的理念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激励了很多人。但怎么去影响?这不是单靠一腔热血、满腹同情就能达到影响和帮助别人的目的,自己必须有一个高质量的生命。因而红枫每一位志愿者深刻地认识到:影响别人生命的过程就是自己生命觉醒、清明、提升、成长、饱满、超越的过程。 志愿者的人格是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柱和核心,志愿者如果仅仅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但缺乏同情人、关心人的品格,不能坦诚待人,不能赢得信任,缺乏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他就只能是一个技术工匠。红枫的工作教会了志愿者爱人、爱生命、爱社会,平等、尊重每一个人,从权威的角度上下来,成为一种服务,不高高在上地说“帮助谁”,而是说“服务谁”,以当事人为中心去思考,关注当事人当下的感受,不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当事人。有的志愿者说:“每个来电者都是我们个人心灵成长的老师。我在为来电者服务时,是用自己这个人与来电者互动的,准备好我自己,让自己处于一种爱和关心的状态中,这种爱和关心可以传递给来电者,为来电者提供一种安全感。同时也让我从来电者身上感受和体验到他们渴望健康、和谐与发展的生命力,这是来电者的宝贵资源。”很多志愿者认识到只有不断修炼自己品行,以正直、善良、爱与包容、平等和谦卑、负责任及全情付出的心态引领自己的生命方向,以恭敬关怀的态度与行为面对一切人与事,与来访者共同成长,才有可能影响他人的生命,才能从心理学中找到一条为大众服务的途径,才能帮助他人。 红枫的实践使许多志愿者内在得到提升。开始,有的志愿者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拯救者的角色,现在不少志愿者在红枫多年实践的浸润下,逐渐意识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的慷慨就是信任她内在的爱与力量,并且唤醒它们。有的志愿者说:“无论我多么努力,我都无法真正理解他人,因为经验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我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我才有可能接近当事人。”红枫一位老志愿者感叹说:“忽然明白,若是因为我做了志愿者,免费付出爱心,就此觉得比别人优越,那跟自认为有名车豪宅就高人一等,没有本质差别。”在向他人传达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这些理念的同时,自己也得到转变与提升。绝大多数志愿者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心身变得越来越协调,心境越来越愉悦,感情越来越充沛,体验越来越丰富,精力越来越旺盛,从而达到身与心,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环境都相对和谐、轻松自在的状态。 红枫的实践使许多志愿者的素质得到提升。不少志愿者都是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很多人感到在红枫工作的过程,使自己专业素质与眼界得到更大的提升与开阔。红枫的专业培训为志愿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志愿者说:“在红枫,我们开放自己,接纳他人;一次次培训中我们孜孜以求,一个个研讨会上我们各抒己见;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理念的对接;各种方法的交流,各种技术的探讨;每一点咨询体会的介绍,每一步个人成长的分享。这就是我心目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理想氛围。”不少志愿者对人性丰富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理念变得更多元、思维更智慧,感知更敏锐,分辨更准确,视野更开放...很多人感觉到能在红枫、能在成长之路上与很多人相遇,并同行一段,在大家的合作、鼓励中发展成为成熟的个体,有开阔的视野、兼容并包的胸怀、知行合一的行动力,热爱生活,创新进取是最大的收获。 我的个人经历,由企业领导人到公益领导人的心路历程也印证了志愿者的成长过程。我本科学数学、在丹麦学习管理、在清华学历史,喜欢心理学、哲学、宗教书籍,管理上侧重社会责任投资、公共外交领域,心灵上寻找人类共有的生命智慧。1982年开始从事文化及商业活动,做过编辑、记者、导游、销售、管理、投资顾问,在多家企业参股控股,多次策划组织大型的活动。在来红枫之前作为易生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经过四轮融资,近期估值已达10亿元以上。 我的公益经历是从丹麦学生学者联谊会活动主持人开始的,比如那时遇到国内有灾情就会在海外华人中筹集资金,这类的活动都是由我主持的。回国后又作YBC 青年创业计划,做创业导师及全国评审专家,在那里我学习了很多最新的公益理念,比如社会企业家、社会责任投资等等,我也将这些理念应用到我的企业运转与投资中,实践这些理念。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者。 2007年世博会,那时正打算全职做公益,我7次进世博园,寻找和感受推动美好生活的力量。常常是静静地坐在场馆的一角,看着川流不息的人们,人们对生活更美好的追求与渴望深深地触动我。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我的体会是,爱让生活更美好。传播爱是我毕生的选择。 对红枫的了解也是通过参与红枫的活动循序渐进的过程。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红枫在第一时间就召开理事会,开通了灾后援助热线,我的华清晓月信息咨询公司第一个响应捐款。2008年是红枫20周年庆典,主持了红枫现象研讨会,让我对红枫有了更深地了解,深深地爱上了红枫的公益领域。 红枫最吸引我的一是关注心灵的健康。身心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健康。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将成为主流的需求。正像民政部副部长为红枫20周年的题词说所的:用爱心呵护生命!很好地诠释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内涵。为20周年庆典,我们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讨论20周年的主题,从十几个候选口号中脱颖而出的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呵护心灵,投资幸福,造福未来!心灵互助,让爱流动! 这是大家的心声。 二是关心女性,因为女性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在社会和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21世纪是女性的世纪。关注女性身心健康,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这是红枫的宗旨。让每一位女性快乐生活成为我终生的追求,致力于女性的公益事业,让更多的女性活出生活品质是我的理想。 来红枫工作之前,我对红枫工作的困难是有准备的,当时三年中换了两个主任,其中有一年半没有主任,人员流失很大。我虽然在公益组织做过多年的志愿工作,但成为公益组织的管理者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学习。红枫又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公益组织。绝大多数是专业人士,我也要熟悉这个领域。来之前所做的公司最低的投资也有3000万,资金人员齐备,我几乎连字都没有打过,十年一直有司机,来红枫几乎是创业,这些都需要适应。加之每个在红枫工作过的员工及志愿者对红枫寄予厚望,无形中有很多压力。当时有些朋友及家人也反对我来。我本打算先到其他公益组织学习学习,然后再考虑选择一家公益组织。黄浩明老师说干中学吧,王行娟老师、刘凤琴、王玲等老师以及志愿者也充满热情地邀请我。也许是大家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召唤,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个电话。红枫将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愿成为红枫永远的志愿者。记得我决定来红枫时黄浩明老师给我写的邮件说“我佩服你的勇气”。 我从来就相信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培养人、团队的建设是我最重要的职责。记得我第一天来上班对大家说的就是,你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珍珠,我是那个穿珍珠的线。新组织的团队需要磨合,现在的团队人员从80后到“80后”,年龄跨度60年。管理者、不同的专业人士、志愿者,这个团队的融合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包容度。2011年团队及志愿者的内部培训就有30次。目前有约20人的工作人员加上数百名活跃志愿者。我欣赏每个团队的成员,他们是有爱心有公益心的一群人,愿意在这里成长。现在的团队,优势互补,象一朵朵不同类型的鲜花,在红枫的百花园中争相绽放。2011年、2012年主要是团队练内功的阶段,现在进入到内外兼修的阶段,已经形成了具有执行力的专业团队,人员结构趋于合理,是一支很有力量的团队。 30%管理人才,60%专业人士。大家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我在红枫的工作可以说累并快乐着,有过苦恼、困惑,笑过、哭过,但我从不后悔,因为我在这里成长,这些将变成精神财富,终生享用,这是我生命的选择。 红枫妇女热线是红枫中心的核心品牌,2012年是红枫热线开通20周年。20年来,红枫热线已经从最初的1条扩展至7条,16万普通的中国百姓特别是女性,通过热线得到了及时的支持和心理帮助; 红枫以热线为平台,触摸女性的需求,探索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培训、自我成长、督导等志愿者管理制度,具有丰富的专业及管理经验。 红枫以热线为窗口,关注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提出并进行妇女就业、参政、职场性骚扰、家庭暴力、妇女维权等课题研究,出版 了31本图书,向全国“两会”提案13项。 红枫热线延伸向社区,开展单亲温馨工程、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半边天家园)、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每天3个十分钟”、反家暴--大声说出来等品牌项目,在社会上有较强影响力。 红枫热线顺应网路时代的发展,搭建网络平台,今年将推出红枫在线网络平台,形成热线、网络、以及心理工作站的服务模式,通过电话、网络以及多个深入到百姓身边的工作站(社区、企业)为普通的百姓特别是弱势女性提供心理服务,让更多的人受益。 如果尝试用一些数据来计算,仅红枫妇女热线共接听了16万个电话一项,按每个电话40分钟计算,志愿时间约10万个小时,相当于640万分钟,每人每小时咨询费按200元计算,价值达12亿8千万元人民币。这些成果是由700多名专业的心理、社会、医学、法律等志愿者以及没有完全统计的几千其他的志愿者,前后几十位专职工作人员,几十家资助的组织及个人,共同完成的。 让我们铭记这些名字,以及他们共同的名字:红枫志愿者!未来的20年,红枫一定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