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品牌项目 >农民工家教3个10分钟 >项目活动 > 华奥学校“每日家教3个10分钟”项目散记
华奥学校“每日家教3个10分钟”项目散记
  • 发表日期:2012-08-17
  • 点击量:4988

2012年6月,在红枫志愿者的带领下,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奥学校的学生们走进了清华大学,来到了名扬中外的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参观、游览与座谈。孩子们的眼睛都不够使了,兴奋、喜悦溢于言表——北京一下子和他们近了,也更加丰富多彩;沿途所见,激发出孩子们对未来的许多奇思妙想。

这些孩子虽然在北京生活多年,但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多仅限于自家附近,对这座城市依然感到陌生和疏离。这次参观活动,就是要帮助这些将要在北京生存、发展的孩子,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红枫中心在华奥学校进行的“每日家教3个10分钟”的项目,也随之进入尾声。

创办于1997年的华奥学校,全部招收流动儿童, 现有中学与小学。学生家长以卖菜的居多,还有些母亲做保洁,父亲是建筑工人。

红枫中心的“3个10分钟”项目,就是专门为这些孩子及其父母设计的。项目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父母每天只要拿出3个10分钟时间,就能与子女建立亲密关系,帮助子女健康地成长。

资助华奥学校项目的,是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1950年创立的这个国际慈善团体,发端于对中国厦门一个孤苦女孩的爱心,因此特别关心儿童,较早关注中国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同样的关注与彼此的信任,让这个机构与红枫二度合作,开展“3个10分钟”项目。

项目于2011年11月开始执行。为了保证项目的咨询专业度,达到预期目标,红枫中心根据以往经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家长课堂开课前,为使课程更有的放矢,红枫先在华奥学校的家长中进行了调查。问卷题目围绕“亲子关系”、“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等4个方面,共发放1000份,回收率为72.7%。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家长,每天和子女交流的时间,不到10分钟。

虽然参与入户辅导的红枫志愿者,都具有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但为了保障入户咨询的效果,入户前,红枫还专门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3个10分钟”项目的培训;使他们深入了解项目的意义、内容和目的、方法,掌握入户的步骤、要领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华奥学校,红枫志愿者共进入了9户流动家庭,每家6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2012年4月22日,红枫中心还为入户志愿者进行了一次督导。

督导由“3个10分钟”项目的设计人之一侯志明老师主持。侯老师先以“爱的交流”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案例:有这样一个孩子,整日在学校惹事生非,打起架来不要命,在家也经常打妹妹。当孩子的母亲满腔愤怒地诉说孩子种种无法无天的行为时,侯老师只问了母亲一句话:“您打自己的孩子吗?”母亲犹豫了一下说:“打啊,他不听话我能不打吗?”老师又问:“怎么打?”我打不动他,他爸爸打,拿皮带,木棍……侯老师听后对母亲说:“这就是你孩子打别人的原因!”母亲一下愣住了,一旁的儿子,泪水已大滴大滴地落在地上。最后,侯老师要求母亲抱抱孩子,孩子趴在母亲的肩头嚎啕大哭……与父母的爱的交流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随后,几位志愿者分享了自己的案例,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入户辅导时,很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学习上。经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辅导,是为了帮助家长学会对孩子进行辅导,进而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这才是入户辅导的重中之重。最后,侯老师总结了红枫的入户辅导与其他家教、补习班的区别:红枫是“授人以渔”,入户志愿者不光要教会孩子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在辅导和咨询的过程中,一定要家长在场,要将教育孩子的方法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项目的赞助方——世界宣明会的项目官员,不仅参与了对志愿者的培训与督导,还参加了项目的所有重要活动,并在4月25日,对华奥学校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红枫的项目官员、志愿者代表、世界宣明会的项目官员、华奥学校领导、流动家庭代表以及《人民日报》记者等出席了评估会。

评估会上,红枫的项目官员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两位家长代表则表示,短短几个月,孩子已经有了明显变化,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一位家长还希望今后能让父母双方一起参加家长课堂;认为这个项目需要更大的宣传,在更大范围推广。华奥学校领导希望项目能够在学校长期进行,并且在孩子的就业、升学问题上给予帮助。

最后发言的资助方——世界宣明会的项目官员,对华奥学校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刘女士表示:参加项目的每次活动,主要是想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细节,把握大方向。入户的9个家庭,孩子的变化都很大。中期评估最主要的就是想听服务对象的心声,看到这些家庭对项目的认可,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朱先生参与了两次“家长课堂”和一次入户,在“家长课堂”上,他看到老师准备得很充分,课上的内容对家长很有帮助,家长的参与度也不错。在参与入户辅导的家庭,他观察到,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有所突破,“对这个家庭的帮助很大”。入户辅导,的确给家长和他们的孩子都带来明显的变化。

志愿者陈萍萍与周文辉辅导的家庭,孩子小梁在第一阶段学到了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性格也开朗一些了。父母与孩子亲近了,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改善,家长能对孩子进行监督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了。

第二阶段,孩子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要求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坚持学习,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孩子的母亲对志愿者说:小梁懂事了,外出玩儿和上网都能主动控制时间了;而父亲再没有打过孩子,也没有打过她,也知道关心孩子了。小梁与父亲的关系也变得亲近一些了。

另一个孩子小彬遭遇家庭变故,继父得了重病。入户辅导的红枫志愿者针对孩子家庭的应激事件,启发孩子学会爱自己、爱别人,感觉身边人的温暖;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会在困境中坚持;还教授了孩子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母亲,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6次入户辅导之后,孩子学到了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基本不去网吧了,学习成绩也有进步。校长对红枫志愿者说:小彬好像长大了,不那么淘气了,在“一帮一”的活动中,对低年级同学非常细心和爱护,懂得了爱别人。

红枫中心专为流动人口设计的“每日家教3个10分钟”项目自2007年启动,至今已经走进13所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这些学校是:大兴行知新公民学校、北京市第一新公民学校马各庄校区、 朝阳北马房第一新公民学校、 石景山华奥学校(两次)、北京市广安中学、大兴华兴实验学校、朝阳皮村同心实验小学、大兴明圆学校、朝阳老君堂学校、大兴新时代学校、朝阳明圆学校、海淀行知学校。

其中,只有华奥学校与红枫中心两度牵手,获得过两次开展“3个10分钟”项目的机会。                                             
                                                                                                                                                        (海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