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中心第一个由政府出资资助的项目——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计划,即“3个10分钟”项目,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明圆学校圆满结束。明圆学校,也是红枫第一次通过竞标选择的项目合作方。
红枫专为流动人口子女设计的“家庭教育3个10分钟”项目(即“爱的交流10分钟”、“学习做人10分钟”、“学习知识10分钟”),已在北京实施6年;因成效显著、意义重大,且模型成熟、便于复制,去年,被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纳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体系。红枫中心成立20多年来,虽然与各级政府有各种方式的合作,但由政府出资为项目买单,这是第一次。
“家庭教育3个10分钟”项目“中标”后,政府的这笔“社会专项资金”,被用在朝阳区明圆学校。在为这笔资金选择项目的合作方时,红枫也第一次采取了“招标”的方式。
“3个10分钟”项目开展6年来的实践证明,项目的合作方,即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领导的理念与配合,对项目的成效至关重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如果缺少学校领导的支持,学生和家长需求再迫切,红枫的志愿者再专业、再热情,项目的执行效果都可能打折扣;而如果有校方的积极配合,则会产生更大的功效。于是,2011年秋季,红枫第一次通过网络发布消息,招募合作方。
先后有7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报名。经过第一轮筛选,确定其中5所学校进行最后角逐。11月10日,竞标会在红枫中心会议室举行。由红枫项目小组成员和志愿者代表组成的考评组,先后听取了各校的竞标陈述。
考评组经过讨论,对5所学校进行了综合条件评估。评估的标准是:1、学校的条件较差,社会支持较少;2、对参与项目态度更积极,需求更迫切;3、对项目理念的认知与红枫的吻合度高;4、对组织家长、学生和老师参与项目活动,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评估的结果,朝阳区明圆学校胜出。明圆学校是北京最早建立的打工子弟学校,设有学前班、小学和初中。学生都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家庭收入普遍偏低。
由北京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明圆学校的这个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计划项目,自去年11月1日启动。7个月里,按照红枫流动人口“家庭教育3个10分钟”的模式,由红枫的专家与30多位志愿者参与,相继在明圆学校讲授了“家长课堂”的6堂课,进行了课后的专家咨询,举办了亲子沟通工作坊,志愿者进入7户家庭进行连续辅导,举行了“我的心声”作文比赛和流动子女融入社区的活动,并对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减压培训。
参与项目活动的学生与家长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红枫志愿者入户辅导的家庭,变化尤其显著。
心理咨询师廉海龙和冯蕊辅导的小琪从小患甲状腺疾病,虽然已经12岁了,骨骼发育却只相当于5、6岁的小孩;加上父母离异,她不仅不爱学习,对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没有兴趣,自卑,冷漠,易激惹,与母亲关系也是水火不容。廉海龙老师先从母亲入手,向她介绍“3个10分钟”项目,并详细讲述了爱的交流10分钟、学习做人10分钟、学习知识10分钟的主要观点和具体操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小琪慢慢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心,而母亲言谈话语的改变仿佛也融化了小琪心里的坚冰。她开始对老师热情起来。老师让她当场朗读英语课文,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还买来童话故事和数学辅导书送给她。
廉海龙老师和她一起,梳理了她目前每天的时间安排,帮助和引导她制定了平时、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安排表,并告诉她自我约束和自我奖惩的一些办法,使她生活规律化,并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学习成绩也开始提高。入户辅导结束时,母亲非常感激,说小琪的性格明显开朗了许多,母女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
心理咨询师侯志明与刘富芝入户辅导的小青是一个学习成绩和学校表现都不错的孩子。家长得知有入户辅导的机会后,特别积极地争取,希望小青改变内向性格和倔脾气,改善母女关系,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侯志明和刘富芝两位老师结合孩子和家长的需求,给他们一家制定了辅导计划,确定了六次入户的具体内容:
第一次,介绍和了解情况,确定辅导目标;
第二次,传授家教的理念与方法(3个10分钟)
第三次,亲子关系和性格问题梳理(亲子关系测试)
第四次,职业规划辅导(服装设计师的技能与素质要求)
第五次,学习方法辅导
第六次,活动与总结(参观赛特商城,体验服装时尚潮流,了解服装款式和面料的使用等)。
在亲子关系测试时,父母为一方,小青为一方,各自填写问卷,回答孩子喜欢的饭菜与水果、喜爱的朋友与同学、课程与老师,孩子的5个优点,以及最想向对方说的心里话。当小青站在屋子的中央,面向父母讲出自己的心里话时,妈妈先掉下眼泪,紧紧抱住了女儿;爸爸也掉下眼泪,爸爸说:“我这是第一次听到孩子说,非常非常爱你们,受不了……”。
小青希望未来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老师专门查找了服装设计师所需要的素质和基本技能,逐条给她讲述。为了让小青对服装设计师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还专门带小青来到北京赛特商场,边参观边讲解,当小青看到一件并不起眼的连衣裙售价13700元时,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这就是设计的价值!”老师在她耳边轻轻的一句话,使她如醍醐灌顶。她决心发奋练习素描和色彩,向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迈进。
(海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