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红枫共成长 ---第九期志愿者郭荣秀 经过报名、面试、心理测试,我与其它18名志愿者成为了红枫妇女热线第九期热线咨询员。 以后的几天里,分别由 经过一周的理论学习,我们进入了旁听实习阶段。两个月后,我们正式上线了。我清楚地记得, 铃— 铃— 铃—清脆的电话铃声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我镇定了一下,铃声响过三声,我按下了免提键,“您好!这里是红枫妇女热线” 。我听着自己的声音很小。我刚说完,话筒里传来了一位女士很低沉的声音,“请问:我可以咨询一下婚姻家庭问题吗”?我的手心开始出汗。婚姻家庭的问题对我来说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镇静了一下,“可以,您请讲”。来访者娓娓道出了一个因为第三者出现导致她30多年婚姻面临解体的案例,因为我的阅历太少、太浅,我一直运用了所谓“倾听技术”。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怎样回答她,我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似地回忆着关于婚外恋的咨询要点。 1、不做道德评判。 2、不直接给她意见说离与不离。 3、共情:体谅她的心情,让来话者把压抑在内心的困惑都宣泄出来。 但来话者似乎对我的咨询不太满意,坚持要我为她出些主意。说实在的,我特别同情来话者,在我内心深处,的确为她鸣不平。是支持她离婚,还是遵循“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的传统理念。我问了些简单的问题后,来话者还一直希望我帮她出主意做决定,是离婚?还是原谅她丈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说,“您感觉怎样舒服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您就怎样做!”但来话者还是不满意我的回答,她觉得怎样做都拿不定主意,坚持让我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我看着 晚班结束了,回到家中,我做了第一次上线的笔记,今天写出的内容有我第一次上线的深刻难忘经历,同时我的笔记帮助我看到了13年前刚开始学习走路的第一个脚印。一路走来,歪歪扭扭的脚步越走越稳,脚印越踏实,前进的道路越直。 我在热线13年,离不开热线各位老师的帮助,离不开红枫的各种各样的培训与业务研讨会,离不开热线的精神“助人自助”,在这所大学校里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每个月一次的业务研讨会,邀请一些心理学专家给大家讲各种心理学的课程、咨询技巧、新的理念。每年还会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做工作坊、办专题培训,并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理论辅导。对咨询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咨询水平与咨询技巧。热线的咨询员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疑难个案、相互交流咨询经验共同提高咨询水平。近年来,中心还开展各种项目的研发培训,为咨询员提供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 通过多年的学习、培训、锻炼,使我能做到为人正直、坦诚、善良、包容、爱与被爱,不但影响我的人格、我的为人处世、同样也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影响了我的一生。 2003年4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来,波及我国大部分省份,累计报告非典病例5327 例,死亡349例。这场疫病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场“非典”疫情笼罩神州大地。党中央、国务院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防治非典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领导了这场抗击非典斗争。红枫妇女热线在与其他组织共同努力协调后,成立了非典的咨询热线,为群众答疑解难。我作为红枫的志愿者参加了热线的值班,每一次4小时值班接听电话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们通过热线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疫情发展变化、疾病的症状体征、求得心理援助、了解国家的政策、询问增强免疫力的药品、购买消毒剂等等…也有些被隔离在家中的密切接触者,他们不能出门,不能与外界交流,不能上班,是非典热线给他们搭起了一条与外界沟通、倾诉的桥梁。缓解他们的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他们在电话中非常感谢我们的咨询,当得知我们都是志愿者时更加对我们的工作与咨询感动。 有些人在灾难与灾害面前逃避、逃脱甚至不服从工作安排,更有些人临阵脱逃、辞去工作。而我们——红枫的志愿者们勇敢地面对,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经过40多天的艰苦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各行各业上下一心、敢于迎战任何艰难险阻、战胜病魔、取得了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作为民间组织的红枫妇女热线,在关键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组织协调之快、效率之高、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一些专业知识,为党和国家做了一点工作,同样感到光荣与自豪。 2011年,我参加了热线的“流动子女新公民素质教育”的师资培训教材的撰写和培训工作,因工作原因没有把项目坚持做完,没有到流动子女新公民素质教育的课堂上为家长和孩子们讲课,一直是我的遗憾,但听说与我一组的曹雯老师的课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与好评,我同样感到万分的激动,如有机会我还会参与红枫的更多的项目,与各位志愿者一起做更多的工作,回报社会、回报红枫多年的培养。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与红枫结缘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徐迪,是她把红枫介绍给我并一同做了红枫第九期的志愿者,但遗憾的是,2011年癌症夺去了她年仅57岁的生命,今天在此,我与红枫的志愿者一同告慰你——徐迪的在天之灵。 徐迪安息吧! 郭荣秀 红枫第9期志愿者。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专家。从事儿童急救、婴幼儿保健与营养发育、儿童心理与智力开发与测评门诊工作。医学院实习学生带教工作三十多年。兼任朝阳社区学院特聘教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育婴师》高级培训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早期教育指导师》高级培训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高级育婴师实操课》评审委员会委员。
(作者生活照)
(2003年6月5日红枫妇女热线参与非典心理援助热线咨询的志愿者和督导出席非典心理援助热线总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