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志愿者 >志愿者园地 > “我与红枫共成长”——第八期志愿者刘凤琴
“我与红枫共成长”——第八期志愿者刘凤琴
  • 发表日期:2012-04-10
  • 点击量:4430

刘凤琴 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治疗,获首批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1991年开始、在北京安定医院从事精神康复、音乐治疗、心理咨询门诊。在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从事婚姻家庭咨询,企业内训导师,具有二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及授课经验。

现任红枫诺思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导师;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法人;

红枫诺思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社会企业)法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与多家媒体合作

合著《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农民工家教手册》

《也许不是孩子的错》等书籍。

                        

                         我与红枫共成长

 

——第八期志愿者刘凤琴

 

1998年夏季我走进红枫,荣幸成为红枫热线第八期志愿者。十四年来,每当想到自己是红枫的志愿者,内心就涌出一股自豪之情。在红枫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精神感召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助人自助的内涵,可以说,在愉悦付出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成长。正值红枫热线二十岁生日之际,我愿把自己的感谢、感动和感悟分享给大家,以表达我对红枫热线崇敬之情。

首先要感谢红枫热线志愿者平台,让我能够有机会在这一平台上成长与发展。记得我第一次在红枫热线接线时就遇到一个难题,当一个12岁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忐忑不安地向我讲述他被继母骚扰时,我顿时被震撼了,怎么也理解不了世上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顿时,我对这个孩子继母行为的愤怒,对这个孩子父亲愚蠢的选择而怨恨,对这个孩子的恐惧和现状而担心,直至在与这个孩子探讨有关自我保护的措施后电话挂断,我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之后一周内一直陷进深深地“担忧”中不能自拔,最终在督导的帮助下,慢慢走出焦虑的情绪状态。

一晃十四年过去,在与来话者互动交流中,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经验,修炼了个人品质,还提升了专业水平。如今我也荣幸地成长为一名热线的督导,资深心理咨询师,接待咨询了很多个案难案,这一切理应归功于红枫热线多年的实践及红枫中心的栽培,归功于我们的服务受众(来话者),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心理咨询,他们才是我当之无愧的老师。

近年来,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与技术,品种繁多蓬勃发展,但是在2002年以前,我国心理咨询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当时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专业度处于很低水平的时期,红枫中心就率先请进国外及香港心理学知名专家授课,为我们提供家庭治疗、团体咨询等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使我们这些志愿者更早地接收到国外高水平的专业化训练。可以说,红枫热线前瞻性的心理培训领先于我国心理学界,作为红枫人,我对热线有一种悠然而生的恭敬和感激之情。

其次是感动。2011年初,红枫乔迁新址,我作为专职工作人员进入管理团队,在和团队的每一位伙伴互动交流中,我感受到她们每个人身上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王行娟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她思维敏捷,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让我敬佩不已。记得在201196日晚,我下班回家刚从地铁出来,就接到一个记者电话,说要采访我对李阳家暴一事的看法,因当时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只好搪塞说,我现在正在路上不方便,到家给你回电话。我放下电话就思考,李阳是个名人,社会影响力大需慎重对待,红枫及老师又在防止家暴领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此时必须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出场,于是到家后顾不上吃饭就联系了王行娟老师,没想到王行娟老师不但接受了采访,还连夜写出“防治家庭暴力的三个环节”的文章,文章一出顿时引起社会轰动效应。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王行娟老师思维的敏锐和深刻,感受到她身上勤勉敬业的精神,可以说她的知与行超越于一般的年轻人。

我和侯志明、王玲老师都是资深志愿者,可以说过去相识十几年没有较多较深的接触,近一两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有了更多的工作交往,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多年积累下来的良好职业素养。王玲老师个性柔和内秀,默默地为红枫做了许多文字把关和项目支持工作,侯志明老师在工作中处处彰显她的能力以及全情付出,让我从她们身上感受到老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而且我相信这种精神会传承,会引领更多的人参与支持红枫的发展。

左莎老师聪慧敏捷,说话办事利索,无论有多难的事,到她那儿总会迎刃而解。红枫新址的布置、物品的安放,经她手后转眼间就办的妥妥当当。她的热心和不分份内份外的工作态度,让我们大家普遍有个共识,有困难找左莎。

吴群芳老师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极强,而且还具领导力,特别是项目部工作在她的领导下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团队潜能都被激发出来了。无论从项目书写、项目执行到公关筹款显现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她们工作的努力和敬业精神着实让我感动。

在这个团队里,张晨生老师心系农民工家庭,不辞辛劳多次带领志愿者往返入户农民工家庭,受到家长的欢迎;温文尔雅的郭永水,工作起来像小老虎,而且他还是个多面手,既是公关谈判高手,又能书写策划,还能摸爬滚打的做项目;年轻的胡蘋工作起来更是认真踏实,常常在稳静中快速完成工作,彰显其不凡;帅哥廉海龙主动工作的热情常常令我感动,特别是去外地做项目,起早贪黑、细致周到,可以说只要有他在格外踏实。

我与夏东霞已经在红枫共同工作了近三年,我对她的支持一直心存感激和感动,她身上最大的优势是踏实肯干,无论工作中有多大的困难,她都会主动克服不屈不挠,除了日常工作,她还不断的挑战自己,比如:领导社区服务外援团队做的非常好,展现出她的领导才华,挑战撰写项目书、与企业合作谈判。真不知她的潜能还有什么,实在令人惊叹。

红枫热线近期招收了第18期志愿者,相关的招收、培训、督导等组织工作都由热线主管那立新负责,在左莎老师的指导下,那立新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而且认真负责全情付出,在这一过程中显现出她的良好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初见邬晓艳,就从她身上感受到非同一般的气质,后来在工作中较为深刻的感受到她的热情、坦率、善良、承担和不计报酬的付出,尤其是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以及奉献精神让我感动。

呼锦平不但有一副美丽的外表,其内在也很聪慧,良好的教育使她身上散发着一种优雅和端庄的气质,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不能够承担粗活的,没想到在红枫新址装修到搬家,一路走来具显柔中的力量,顺利完成搬迁任务,让我明白以后千万别“以貌取人”的道理。

张永慧老师是我们团队当家人,她常说给红枫过日子,比给自己家过还上心,一分一厘精打细算。

还有王惠踏实肯干,总为大家做许多好事,可以说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个人。高玉聪真是聪明,年纪轻轻常有很多好的想法涌出来。有一次为印制红枫简报,戴一捷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联系,在性价比上货比三家,俨然像给自家办事,争取印制又好又便宜的简报。张博超的外语能力时时派上用场,最近在给一老外做咨询时帮了我很大忙。

总之,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努力为红枫的发展付出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让我时时感动和学习,我为自己身在他们其中而感到幸福和快乐。

再有就是感悟:红枫热线开通二十年了,这其中有我十四年,每当想起这些我心中就涌动出一股自豪感,我常常想,是什么原因红枫吸引我,让我对红枫充满激情和眷恋呢?红枫究竟给我生命带来什么价值?那个价值又是什么?难道真的是金钱、名利、权利吗?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索在厘清。

从年龄来说,我已属于人生的下半场,衣食住行较安稳,对“金钱”的需求一般,再说在红枫不一定就比在别处挣得多。名利是个不确定的东西,尤其是现在百姓上电视的机会很多,比比皆是谁能记住谁呀,再说即使记住了又能怎么样,如果我父母还在世能让他们自豪一把也值,可他们偏偏已经离世。权利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到底想要什么?什么让我感到快乐,让我乐此不疲呢?

我感悟到了!

其一,我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在与每一位来访者深层的互动交流中,都经历了一个全新的内在世界,而我在其中经历了多种人生,我认为别人一生只体验了自己,而我一生体验了许多人,这简直太值了。与此同时来访者获得成长,改善了自己的关系和生活状态,让我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二,走进红枫让我心灵有了一个家的感觉,尽管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从红枫的使命中寻找到自己的夙愿。我对“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的理解是,不断修炼自己品行,以正直、善良、爱与包容、负责任及全情付出的心态引领自己的生命方向,才有可能影响他人的生命。当然,尽管我自己的能力一般,但我愿意以一个更开放的心态,从老一辈,同一辈、新一辈的红枫人身上学习汲取营养,丰富我的人生。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我相信红枫热线的未来是美好的,因为有一大群追随红枫使命,热爱红枫,想与红枫热线共成长的志愿者相伴相随。

 

(作者与实习生毕业照) 

 

 

 (作者 左四 培训实习生带教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