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志愿者 >志愿者园地 > “红枫,你是我永远的心灵家园”——第三期志愿者任春
“红枫,你是我永远的心灵家园”——第三期志愿者任春艳
  • 发表日期:2012-03-28
  • 点击量:3459

任春艳,高级编辑,多年从事对外传播理论的研究和舆情分析。1992年进入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做志愿者,志愿服务近20年,担任过红枫的特邀研究员,曾参与过三套妇女热线丛书的策划与撰写,其中的第二套丛书获得“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陈香梅奖)”。她始终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妇女问题,曾在多家新闻媒体上发表有关妇女问题和心理咨询方面的文章。

 

 

 

                   红枫,你是我永远的心灵家园

                 

                                 ——第三期志愿者任春艳

 

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是国内较早关注妇女心理问题的公益性研究服务组织,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批NGO,在红枫旗下曾汇聚国内心理学界和妇女界的众多精英,人才济济,在一些相关的研究项目上颇有建树,项果累累。

我与红枫妇女中心结缘已整整20年了,20年来,红枫早已成为我的生活与事业的一部分,在这一方天地里,我们努力学习着,也倾情奉献着,做为中国较早的一批志愿者,我在帮助众多来电来访者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完善,获益良多。

初识红枫还是在地安门中学的那个二层小楼上,极简陋的工作环境里活跃着我们极有激情的一批志愿者。那时心理咨询和志愿者的工作在国内都还处在发展初期,人们对其的了解有限。是王行娟老师和她的创业团队,以超前的创业意识和对妇女事业的热爱,不惧艰难险阻,带领着我们这些尚显稚嫩的志愿者们,开始了这份意义深远的工作。至今已走过二十余年。

二十多年来,我和红枫一起经历了最初的创业艰难,体验了其间成长中的烦恼,和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伴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迁,见证着中国妇女的精神追求。红枫就是这样坚韧顽强地、不屈不挠地坚守着,为广大妇女姐妹们提供义务心理咨询服务,为她们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奔走呼吁。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探索中,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和国外都享有较高声誉的民办公益性组织,也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这些志愿者,经年累月,乐于奉献。

助人自助教我成长

在妇女热线,我首先得到了心理学专业方面的培训,虽然我在大学中曾经学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之类的课程,但很少联系实际,在热线的服务实践中我能够边学边用。通过不断地学习,研讨,在很短的时间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生活,更让我惊喜的是,在为别人做咨询,解决别人的情感和现实问题时,我自己的一些内心困惑也迎刃而解,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得到提升。

二十多年前,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困惑和苦闷。我大学毕业之后,分到一个专业并不对口的单位,做着自己不很喜欢的工作,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忍耐着。我那时的住房情况非常困难,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仅有六米大的旧平房里,住房成了我心中最大的痛。但是在分房时,我认为自己很有希望得到的一套房子,却被领导看中,而我却只分到一间旧筒子楼,我心里感到很不平衡,也很是灰心,把很多事都看得暗淡了,情绪也变得十分消沉,在工作中也好像看不到希望。

来到妇女热线以后,在不断的学习与助人的工作中,我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想不通,看不开的问题,竟然逐渐想通看开了,对单位里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学会用客观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考虑问题不去钻牛角尖,学会了宽以待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和别人的交往也变得轻松愉快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成长起来,真正尝到助人自助的甜头。

随着在热线服务时间的延续,学习也不断地加强,加之热线定期举办的很有特点的研讨会和对一些问题的专题研究,还有和朋友们的情感交流,使我学会了调适自我情绪,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了,我发觉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开朗,情绪也愉快积极起来,在生活、工作以及和同事朋友们的交往中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对我后来的事业发展大有裨益。

来自红枫的心理支持

在红枫,还有一个大家都非常认可的收获是:我们在这里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热线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我们那一批咨询员中,有许多后来都成为心理学界和女性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至今仍活跃在各大学和相关机构中,经常能在各类媒体中见到他们熟悉的名字,是红枫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能力和发展事业的大好平台。

红枫也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在这里,我们如果遇到什么难解的困难,想不通的事情,都能够得到朋友们热情的帮助,得到高层次的心理支持。

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1996年,我申请评副高职称,在我准备评审材料时,心里忽然对自己没有了底,那时单位的名额很有限,能够把名额给我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评不上,第二年的名额就不会再给我,外语也要重新去考,所以我心里很是紧张。一天,单位组织秋游,到了郊外的一座寺庙,我忽然心血来潮,执意去庙里算卜,算卜师傅让我扔了五个铜钱,然后又问了我的生辰属相,最后告诉我:“这个卜相不好,最近你命中有碍,求财不到,求事不成”。

这个结果让我感到心惊肉跳,回到家我一夜辗转难眠,心情极坏。第二天是周末,正好是热线的业务研讨日,我先生看我心结难解,对我说:“你到热线去找个专家咨询一下吧,别老钻在这事中出不来。”

那天的业务研讨内容,正好是杨眉老师讲关于“应激反映”,我心神不宁地听着,不知怎的,觉得讲的似乎都是和自己有关,心中堵得难受,课没听完就出了课堂。那时的热线主管王信老师看出我的神情不对,问我怎么了,我一句话没说出来,就已泪流满面。王信老师把我带到一个屋子里,给我倒了一杯水,很关切地对我说:“你先在这里冷静一会,等好些了咱们再说,再想办法。”之后,她找来杨眉老师帮我开导。

那天下午,杨眉老师讲了整整半天的课,已经非常疲倦,但她看到我当时沮丧的心情,仍是很耐心、专注地听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她用很平和亲切地语调对我说:“你所说的事情我也经历过,所以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们选取中了一个目标,做一件事,成功和失败的机率都有,有时甚至很难把握,所以人们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管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一心耕耘,不问收获,尽人事,听天命。只要我们努力了,力量尽到了,事情还是没成,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那就需要我们做更大的努力,只要坚持,必有成功。你现在需要的是一心一意地写好你的申报材料,既然这次抽签已告诉你事情可能不顺利,那你就要付出更多努力,想办法把材料准备得更充实,把事情做得更漂亮,以增加你胜算的把握。你现在是人事还没有尽到,就想去听天命,其结果只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而情绪的不稳定只会起相反的作用。”

杨眉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使我心中霍然开朗,我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明白了自己行动的方向。接下来的日子,我按照她的指点去做,更好地充实了自己的申报材料,那一年,我顺利地通过了评审,获得了副研究员的任职资格。

我们的红枫就是这样,朋友们有情有义,老师们德艺双馨,在你困惑迷茫一时想不开的时候,给你以真心的理解,专业的咨询,到位的心理抚慰与支持,使你心情舒畅,坚定信心,重获成功。

红枫成就了我的事业

更让我惊喜的是,红枫成为我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为一个在新闻战线工作多年的女性,似乎出于本能,我一直很关注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情感问题,对此话题格外有兴趣,是红枫圆了我为妇女出书写作的梦想。

我参与了红枫出版的三套妇女热线丛书的写作。从不同的角度,较为广泛地总结了热线咨询过程中的一些焦点问题,分别与人合著了《走出你心灵的误区》《身边的阴影--性骚扰》《我们在同居》,其中的后两本是我做为第一著作人完成的。我们完成的第二套丛书还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陈香梅奖)”。

这三套从书的完成,对于红枫来说,是多年热线咨询工作的真实记录,它针对许多妇女在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与困惑,及时地提出并阐述了解决的方法,一些问题的提出,在当时颇具超前意识,引起许多专家和媒体的关注。

对于我们这些参与写作的咨询员们来说,大家都由此获得了很大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写作水平一次比一次提高,解答咨询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进步。从那时起,我的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时常见诸于各报刊上,为红枫宣传,为妇女写作,成为我非常喜欢的一份事业。是红枫给了我们了解女性生活、倾听女性声音、关注女性问题的机会,也是红枫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壮丽舞台。

红枫的事业和我个人的事业就是这样奇妙地联系在一起,她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意义,使我自身的价值充分体现,我也因此感到由衷的愉快和信心。

无论在何种场合,我都会发自内心地说,我从红枫——这个真心实意为妇女服务的民办组织中,从这项助人自助的公益活动中,得到了巨大的收获,远远超出这些年我所付出的。在这里,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广交了朋友,成就了事业。这些年来,我积极参与红枫的公益事业,不断地从红枫的学习研讨中获取知识和营养,投身于争取妇女权益的事业,关注女性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我因此而站得高看得远,厚积薄发,事业有成。

结识红枫,我深感庆幸与自豪;感谢红枫,你是我永远的心灵家园。

 

 (作者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