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志愿者 >志愿者园地 > “感悟用‘生命影响生命’”——第十二期志愿者钱依宁
“感悟用‘生命影响生命’”——第十二期志愿者钱依宁
  • 发表日期:2012-01-30
  • 点击量:3530

钱依宁 中国海洋大学 生物学学士,首都医科大学 心理治疗师进修班。
     1986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曾参与主持过国家科技部、商业部、广西科技厅、北京市粮食局等多项科研课题,主持制定企业标准,主持研发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同时多年兼顾企业的行政与财务管理工作。
     2001年开始介入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02年取得国家第一批心理咨询师资格(二级),2004年开始在红枫妇女热线作志愿者,2005年进入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负责项目开发,2006年主持成立了红枫阳光部落,担任行政总监,其间与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合作,组织了首届海峡两岸阳光心理论坛及中美催眠师培训等活动。其后又在北京智慧果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12355青少年服务台、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做专兼职咨询师。
  现为星光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发起人,身心灵成长导师。

 

 

   献给红枫热线二十岁生日

感悟“用生命影响生命”

                         ——红枫引领我成长

                         红枫第十二期志愿者  钱依宁

 

今年是我成为红枫志愿者的第九个年头,正值红枫热线成立20周年,太多的感悟和感激涌上心头,特写此文献给红枫。

2002年期间,我正遭遇中年危机,忽然之间仿佛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不明白将向何处去。满无目的网络游荡中偶然接触了心理咨询,迷迷糊糊地考下了心理咨询师证书,随后又陪同学到红枫应聘志愿者,结果却是阴差阳错,我幸运地被红枫录取了。于是开始浏览红枫的网站,了解红枫的历史。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了王行娟老师的文章《生命从58岁开始》,忽然之间就好像看到了希望,觉得在红枫有我一直寻找的东西。随后的一切,就像冥冥之中有神灵的引导,我真的一步步走上了光明之路。

2004年的春天,我第一次到红枫接线。走进红枫办公的大厅,首先看到的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横幅,当时心中就有一种近似神圣的感觉。

第一次听线实习,我就遇上了已经在红枫接线超过10年的谢华老师。她的专业、亲切、温暖,给第一次见识热线的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永久的榜样。从此,我对志愿者这个称谓充满了敬重。

随着实习和上线次数的增加,我结识了红枫的第一个工作人员,当时的热线主管——王信老师。老师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我从她身上看到了红枫的精神,她那充满人性的关怀,让每一位志愿者有着回到家的感觉。在接线过程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她都能帮我一一化解。她是我心理咨询道路上的第一位督导,在她身上,我更多地领悟到了人生的智慧。

王信老师的引领下,我又认识了当时的红枫热线主任侯志明老师,老师是我进入专业领域的第一位领路人,是她带领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界的前辈和精英;她带我去电视台、电台做节目,让我见识了她的专业、应变和智慧,同时领略了心理学的魅力;也是她鼓励我第一次参与成长小组,第一次独立做面询。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面询的经历,那是一个春天的上午,来访者是一位海归硕士,和我年龄相仿。当时我心里确实七上八下,一点没有信心。老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在我身边轻轻地说:“我相信你,一定没问题”。有了老师的支持,第一次咨询出奇地顺利,来访者也非常满意,当时就给我打了99分。可以说,就是这次良好的开端,面询道路几近一帆风顺。如今,我已经完成了多个个案咨询,其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案例历时11个月(共30多小时);独立辅导完成了三期心灵成长小组;还第一次站上了大学的讲台,为大学生们讲授心理课程。这些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助人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我觉得每一个来访者就像是一个生病的孩子,他只是暂时失去了奔跑的能力,在此之前以及之后,他都会快乐地奔跑。他并不需要咨询师教给他走路的方法,他需要的只是心灵的陪伴,不断地给他鼓励和支持,让他确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完全可以自己向前奔跑。咨询师要传递给来访者的并不是“我要帮助你”,而是“我们在一起”。咨询师不是救世主,来访者也不是乞丐,两者是平等的个体。来访者由于咨询师的陪伴重新找到生命的快乐,而咨询师则通过来访者对自己的需要,更加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这就是我理解的“用生命影响生命”。

在作为红枫志愿者的9年时间里,我也经历了一个咨询师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从刚开始的热情高涨,到中期的烦躁、厌恶,甚至一度想退出、逃避,但最终的坚持让我有了云开见日的感觉。在这期间,红枫无数的督导和朋友给了我极大的心理支持,是她们的分享和帮助,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心理咨询个中的甘苦;她们的友谊和温暖让我重拾信心,坚定了自己应该走的路,完成了自己生命的重建;她们给我得太多太多,已经无法用几句感谢的话来表达。我想,最好的感谢是把这种爱在我的心理咨询中传递下去,让爱在每一个来访者心中荡漾,让来访者们在爱中成长。我想,这也是督导们的希望。

在进入红枫之前,我常觉得自己已经很老很老,但现在,我似乎又焕发了青春,人生也仿佛重新开始。今年是红枫热线20周年,她即将步入生命中最旺盛的时期,我们所有的志愿者将和红枫一起,共同描绘更新更美的明天。

在红枫中心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左一为本文作者

 与红枫中心创始人王兴娟老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