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鸿顺里半边天家园”五年来的收获和喜悦。
地处鸿顺里街管界的“家园”,是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与天津市妇联合作,由德国伯尔基金会和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以“家庭问题社区干预”为主,把以人为本以妇女为本的新理念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纳入社区工作体系,以达到“推进社区的自治式民主,培养社区自己的工作骨干,提高社区对家庭暴力和侵害弱势群体权益行为的干预能力,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提高居民的性别平等意识;探索非政府组织进入社区的路径;建立适应社区要求的工作和干预网络包括机构”的目标。
一、“家庭问题社区干预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我街是拥有9万人口的大街。五年来,随着“家庭问题社区干预项目”的开展,我们的收益群体不仅从数量上有了逐步提高,更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的延伸,我们的受益群体通过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保护发生了质的变化。
1、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这一项目得以发展和推广的重要方面。
该项目被天津市妇联视为有着前瞻性、具有拓展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项目,不仅积极采纳,而且鼎立相助,同时又得到河北区委、区政府和区妇联的大力支持,委派干部亲自参与项目的运作,使该项目得以发展和推广。
2、新的理念给我们社区妇女工作带来新的变化。
在“家园”项目的开展中,倡导和推广的是全新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社会性别”、“以妇女为本”的理念),改变了社区以往“等(等妇女上门求助来)、靠(靠上面下发任务)、劝(做妇女的劝说工作)”的工作模式,各社区妇代主任增强了社会性别意识的观念,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工作,提高了反对家庭暴力的工作能力。通过项目的培训,由过去以一种简单的工作方法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来访者,改变为热情、耐心的倾听和理解,尊重来访者的意志和选择。增强了性别的理念,并在工作中,每一位妇代主任都能用自身实力为社区广大妇女搭建均等的平台,开展好社区妇女工作。社区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家庭暴力案件得到了控制,发案率由37%下降到14%。家住择仁里崔某某,肢体残疾,与小自己十几岁的女青年张某某结婚生有一子。因生活习惯不同,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差距又大,经常吵架,发生暴力行为。像这样的家庭,在我们没有接受新理念之前,只是认为女方是农村人,来到城市后翅膀硬了,瞧不起男的,开始采取观望的态度,后来介入也没有站在女方的立场上。在我们接受家园的新理念之后,认识到这样是不公平的,主动到他家中热情诚恳地进行宣传、劝说。给他们讲无论是男是女、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谦让,这才能够很好的相融。经过我们几次耐心疏导,使双方感情逐渐融洽,再没有打过架。现在,我们还是经常到他家去,聊聊天、说说话,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3、网络的干预使家庭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家园不仅是网络的核心,而且是保障网络畅通的枢纽。五年来,家园援助解决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案件42件,经过网络的干预约有69%的求助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中男性为59%,女性为73%,基本上反映了社区干预项目对女性的倾斜和支持,有效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例如:鸿顺里社区的孙某某,从1980年就受丈夫气、挨丈夫打,家庭暴力始终伴随她多年,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单亲,遭受歧视,她一直忍着。家庭暴力给她身心上的折磨与苦难,不敢向他人诉说,更没想过早一天结束这段不幸的婚姻。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忍受并没有给她换来家庭的和睦,相反却助长了其丈夫的家庭特权、作威作福的恶习,动不动就因一些琐碎小事实施暴力。亲朋好友、居委会多次劝说调解无效。她最终选择离婚,由于男方与亲戚不同意,又因生活困难,处于无奈和痛苦之中。,通过“家园”的无偿救助,圆满地帮她解除了这段不幸的婚姻,有效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后来她丈夫得病,亲戚来找她,求她去护理。她找到居委会帮她出主意,找对策,居委会主任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使她放弃恩怨护理多年打她而又离婚的‘丈夫’,使其深受感动,临终前向她道歉,安详离去。
4、志愿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家园”的建立,培养了一大批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工作骨干。通过心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新理念的传输,实现了专职工作人员社工化,使之独立工作能力,开展面询和团体辅导能力及讲课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改变了机关化、行政化作风,促进了自身成长。“家园”在招募、培训志愿者方面,发挥志愿者作用,实现助人自助,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得到成长。天允律师事务所马锦华律师,在办理身有残疾、无收入的张秀云离婚案件中,非但没收分文的代理费,还慷慨解囊为其捐赠了500元钱。张秀云对马律师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倍感“家园”的温暖,送上一面写有“热情服务、无私援助”的锦旗,以表心意。
5、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们社区的广大人群从中获益。
伴随着心理热线、法律热线和面询等服务的开展,使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广大的弱势群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层面,家庭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心理、法律和面询服务,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家庭问题也处理得恰倒好处,从中受益。弱势群体更是把“家园”当作自己的娘家,是可以倾诉内心世界的地方,是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场所,到这里寻求心灵的慰籍。“家园”项目的定位与社区妇女很近、很亲,因为大多数妇女所遇到的问题还没严重到去法院打官司的程度,主观上更愿意化解矛盾。“家园”的服务恰恰满足了她们的这一需求。“家园”为妇女举办的法律宣传、讲座、培训等活动内容既具体又全面,还具有针对性,贴近普通百姓生活,使妇女和社区居民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权与尊严。“家园”开办的婚校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家园”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了社区妇女观念的改变、个人价值的提升,自信和自主意识增强,生活方式有所变化,社区妇女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妇女因下岗、生活困难、婚姻不幸、家庭暴力等造成的心理压抑,通过听讲座和咨询得到释放,心灵得到宽慰,甚至改变了人生态度,提升了思想境界,觉得社区有了“家园”就如同有一个温暖的家。鸿顺东里2号楼的王某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而且是再婚,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总是觉得自己被别人瞧不起,没有什么出路,就这样混日子算了。居委会主任多次找他谈话,还为其找工作,都没有什么效果,他妻子也很失望。就在我们使出浑身解术均无奏效情况下,适逢“家园”举办“婚校”,我们想是否通过这一活动能够唤起他对生活的希望,于是,我们就找到了他,让其参加婚校活动,他开始表示反对,通过交流,他说:反正我也没事干,去就去吧!就这样进了课堂,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连续参加为期3天的培训,他妻子也利用工余时间到课堂听课,3天的婚校使他重新振作起精神,鼓起生活的勇气,夫妻从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婚姻学校挽救了一个家庭,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家园”的工作,带来很好的效果,产生了品牌效应。
“家园”以特有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专业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为社区居民提高服务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和肯定。通过参加培训和大力弘扬社会性别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这个项目培养和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一批志愿者,他们都是从群众中发展出来的,在项目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努力,志愿精神也在社区中得到了发扬光大;通过几年的运作,大家对构建和谐社区有很深的认识,“家园”工作改善了邻里和家庭关系,为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媒体的宣传、服务的内容、网络的干预、受益者的现身说法,使“家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不仅是我们辖区内的居民倾诉和求助的地方,而且在市内各区居住的居民的热线率也不断增加,社会效果非常好,信誉度非常高,“半边天家园”已成为知名的品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机构,它的存在促进了我街社区的和谐。
二、“家园”的作用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以及我们今后的提法。
五年来,“家园”的存在确实为我们广大的妇女、儿童搭建起很好的维权平台。得到了街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项目即将要结束的时候,全面分析诸多因素和我街的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需求,领导班子毅然决定把“家园”接过来,并腾出房子进行了装修,拿出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家园”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无偿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开展的系列活动,深受居民的认可和欢迎,得到了市、区政府和妇联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广泛调动了居民的参与意识,他们不但能很好地利用法律这一有利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将自己的亲历向亲朋好友、邻里做现身说法,这要比我们的讲座、咨询来的更贴切,使更多的居民愿意与我们零距离接触;三是社区居民有诸多此方面的需求;四是专家、社工人员自身的奉献精神;五是《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出台和十六大提出的和谐社会,给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大的政治环境;六是“家园”与妇联有机结合搭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平台;七是资源共享也对“家园”的发展有一定潜力。另外在规划中还提出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方面的设想:首先要从抓队伍建设上入手,吸纳培训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业务水平较强的社工队伍,并且还要不断充实和壮大。其次要在财力上给与一定的支持,并且还要在挖掘社区资源上下功夫。
基于以上情况,我鸿顺里街已于2005年12月1日,将“家园”热线嫁接过来,在短短几个月的运作过程中,我们的热线就有近200个,要求面询而且得到帮助的就有8人,咨询的问题含盖了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并且用我们的真诚和热情以及我们对问题的解答感动了需求者,使家庭和社会达到和谐双赢,我们亲历了“家园”延续下来的价值与可信度。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家园”的工作力度,不断拓展工作思路,要在“家园”的活动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家园问题社区干预试验项目”的实施,与充分发挥妇代会的作用以及展示妇代主任的才能相结合,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使三分之二的妇代主任成为妇女工作的内行。二是与提高社会广大妇女地位相结合,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广大妇女充分受益,受益面达50%以上。三是与为广大妇女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我们要利用项目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尽心竭力为社区妇女办好事实事,在安置下岗、失业妇女工作中,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使有就业需求的妇女得到安置,同时为特困单亲母亲提供全方位服务,继续与困难家庭结对子以减轻她们的生活压力。四是与切实维护妇女权益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普及、宣传,使妇女工作者主动用法律维护妇女权益,让广大妇女能自觉的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法律知识普及面达到80%。
我们深信:有了五年来的工作积累与经验,我们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人为本,以妇女为本”的“家园”办得更有特色,让“半边天家园”的光辉充满家庭,普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