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生活
  • 发表日期:2006-01-23
  • 点击量:4038

能够有幸参加方舟小组的活动,还得要感谢张惠老师,至今还清楚记得张惠老师向我介绍方舟时候温暖而亲切的笑容。
  香港大学三位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时正在方舟进行社会学实践,借以完成毕业论文,小组活动是他们的策划,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更好的认识和解决生活中造成困扰的问题。当他们三个招募小组成员的时候,我恰好在场,觉得反正是学习的好机会,于是欣然被招募了去,成了方舟小组里面的一员。

 

  小组的十个成员是固定的,每个人的背景都不相同,年龄的跨度也很大,各自在自己的生活中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在最初的隔膜消散后,亲切感弥漫在小组成员的每个人身上,人人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昵称,像芝加哥、小刘姐、林子等。小组的六次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题,分别由林子、小郭和苹果主持,他们都是港大的研究生。主题尽管不尽相同,但都是向着同一个目标——希望能够达到积极,健康,快乐有效的面对人生问题。具体的方法是林子他们专业化的设计,我所能够体会到的只有自己的感受。

  在小组当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一个人正面而客观的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太习惯用逃避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可是逃避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压力在你自己的心中,是如何也逃不掉的,另外,现实常常会气势汹汹的逼到你无可逃得地步。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自己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常会产生无力感,感觉这问题就像是无数绳线纠缠在一起的死结,根本无法解开。现在意识到,这种感觉还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直面人生的勇气。在一次小组的活动中,要求大家测量自己的压力,用的是西方的测量表格,我很是惊讶于西方人面对压力时候的细致与专业,他们用数十个生活的细节来探究压力的根源及程度。怪不得人家好多地方比我们进步,在这敢于正视上,就比我们强。而我们自己多用生活一团糟或者只是压力大等模糊的字眼来表达,可是这无益于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小组的讨论中,我们都愿意为别人的问题出谋划策,而常常有意或者无意的略过自己的问题。其实,现代的一些心理研究表明,能够积极的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因为这是我们有力量的表示,可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呢?中国的女人们,尤其是传统型的女人们,在婚姻中奉献了自己,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这当然是高尚的,但是也有着潜在的危险,一个完全忽略了自己的人,不太可能被别人重视,包括他最亲近的人,这样的人,婚姻一旦出现危机,简直无所适从。
  生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同样高品质生活也不是没有了生存压力就顺理成章的事情,这都需要我们用心和用力的去把握,然而这样做并不轻松,只有自己成为生活的主角,不轻松的用力生活才有意义,因为一个人不能够很好的爱自己,其实也不能很好的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