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妇女热线的宗旨是,帮助来话者走出情绪的低谷,认识自身的优势,发掘内在的与社会的资源,鼓励来话者自立自强,启发她们的自助能力,并促进这些力量的发展。
来话者往往是在遇到难题不知所措时打来电话。她们把咨询员当作是神医,希望得到转危为安的灵丹妙药。而按照心理咨询的原则,咨询员只帮助来话者分析她的处境并讨论摆脱困境的各种方案,每种方案的利与弊,以供对方选择,而不具体指导来话者应该怎么做。事实上,任何方案都是利与弊并存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因此只能在两利之间取其重,两弊之间取其轻。在这个时候,咨询员就要立足于求助者自救能力的开发,帮助她们接受现实,勇于面对现实,接受生活与命运的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求助者也就成长、成熟起来了。
妇女热线具有以下的功能:
提供情感支持
由于生活、工作、学习中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处于情绪困扰中的妇女,往往是焦虑的,颓丧的,孤独的和无助的。她们对自己持否定、自卑、甚至是自责的态度。她们特别需要得到情感的支持和肯定。热线咨询员的共情、关怀和理解,给予了她们所需要的安慰,提高了她们的勇气和力量,使她们得以振作起来。
给求助者了宣泄的机会
热线电话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通过电话的媒介,给求助者以倾诉、宣泄的机会。而倾诉和宣泄,正是人们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重新获得心理平衡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形式。
开发求助者自助自救的能力
进行危机干预
心理热线的危机干预功能,在2003年我国面临SARS的严重冲击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疾病的无知,控制与诊治的不力,疫情的扩大与蔓延,使很多人面临生与死的严重考验。在国家加大对SARS疾病防止的前提下,心理咨询工作者开通了一条又一条非典心理援助热线,这对于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以良好心态面对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内外,心理热线是预防自杀、防止家庭暴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便捷、隐蔽和跨地区的功能
随着电话的日益普及,人们只要拨通电话,无论在海角还是天涯,都可以得到心理咨询员的辅导。妇女热线的求助电话来自全国,包括一些乡镇。目前农村的来话也日渐增多,由刚开通时的0.2%提高到2002年的4.63%。妇女热线还收到过海外打来的电话,有的中国留学生从日本的东京、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打来电话,咨询法律问题和心理问题。由于电话的普及,热线咨询具有跨时空和方便快捷的特点。另外,电话是一种不见面的服务,不问姓名、单位、地址,并且遵守为来话者保密的原则,有助于来话者打消顾虑,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隐私。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热线电话具有这样一些社会救助功能:
满足妇女遇到困难时需要得到社会扶助的功能
女性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生命任务。如年轻时的恋爱、交友、职业选择、结婚,组织家庭,不少人在这些方面举棋不定,不知所从。待人到中年,负有教育子女、抚养老人的责任,又会面临到身心疲惫、婚姻关系淡化、事业无成所带来的困惑。进入老年期后,更年期的反应、退休导致的情绪失落、空巢后的怅惘等等,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妇女热线发挥了帮助妇女排忧解难、提供社会支持的作用。
协助妇女成长、成熟的功能
女性在完成生命任务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她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满足需要、解决问题中成熟、成长。妇女热线不仅是帮助她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而且让她们了解到应该怎样对待人生。人的一生经历种种坎坷和波折是正常的,只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人才能进步、成长。从而使妇女身心状态和素质得到改善,树立起自强不息的观念。
预防的功能
有很多时候,妇女会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在情绪化的状态下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措施,造成终身的遗憾。妇女热线作为妇女的一种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妇女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热线咨询员的抚慰和劝导,有助于求助者冲动情绪的缓解,避免和预防一些恶性事故的发生。
社会福利服务的功能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福利系统。中国的社会福利系统正处在完善和变革的过程中。妇女热线无偿地为社会各界服务,具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热线咨询服务的普及,热线电话所具有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功能会更加显现出来。
下情上达,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的功能。
妇女热线是了解妇女现状的一个窗口。妇女在电话中反映的问题,有时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和困难,而是具有社会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特点。通过热线咨询,我们听到了妇女直接的呼声,了解到她们面临哪些困难,而这些困难不是她们个人的努力所能解决的,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包括法律上的、政策上的支持。我们将这些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和研究,提出政策性的意见和建议,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供领导作决策时的参考。2001年全国人大修订《婚姻法》的前后,妇女热线在反映妇女的意愿上作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