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品牌项目 >半边天家园 >项目活动 > 警官研析家庭问题
警官研析家庭问题
  • 发表日期:2005-01-17
  • 点击量:4125



在天津武清县的中国妇女培训中心,24名在职警官围坐一圈,从老师那里聚精会神地听一些新奇而陌生的理论:社会性别概念、社会性别意识的发展机制、社会性别和家庭暴力的司法干预等。严肃的警官们还在分析案例之后,在老师的导演下,演出了小品与活报剧。

  今年7月,在德国henrichboll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天津市妇联和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选定在天津市河北区洪顺里街进行一个为期三年的实验项目———家庭问题社区干预项目。作为项目的一个内容,10月下旬,来自天津市河北区三个街道派出所的23名男警官与一名女警官,用两天时间接受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社会性别意识及家庭暴力干预问题的培训。

  研究表明,大多数妇女就家庭暴力问题寻求法律帮助的同时,常常不愿提起诉讼或中途撤销对施暴者的刑事控告。虽然,害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妇女们寻求法律帮助的直接目的是改变目前自己已无能为力的家庭现状。

  传统文化对家庭暴力的态度总是宽容的,很多民警也认为夫妻打架不好管,因而也就不去管,听之任之。据了解,一些妇女在被丈夫毒打后到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对此态度漠然,既不做笔录,也不给受害者开具到指定医院诊断的就医证明,致使有效证据消失。

  因而,通过培训改变司法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态度,增强警察对家庭暴力的敏感度与干预型成为妇女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警官根据执法实践,在自导自演的短剧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警官让施虐者到派出所说明情况,施虐者死活不去,后来在警察作了很多思想工作之后才很不情愿地去了。随着对这个情节的深入探讨,学员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公安机关的职能来看,在家庭暴力的处理上,警官们处于两难的境地———职权所限,解决家庭问题困难很大。因此有警官建议:成立一个由警官、妇联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通过培训和交流,24名警官对于公安机关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一位警官描述其在经过培训后“对家庭暴力造成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有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认识”。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在一份反家庭暴力计划中,把培训领导干部放在了首位,警官们建议应加大培训范围与力度,尤其是领导层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