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园地 > 感受成长
感受成长
  • 发表日期:2004-08-30
  • 点击量:3114

能参加7月份红枫举办的成长小组,真是让我有一些喜出望外,一则我学习过团体咨询的理论,对自身成长小组有一种渴望,渴望有这样的机会亲身体验一下,另外我是新咨询员,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带着新鲜好奇,带着希望,我加入到这个成长小组。这次小组的成员有些特别,一半是新咨询员,一半是老咨询员,其中一位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她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年龄大了就不要成长了”。

  第一次活动,大家走到一起,虽说都在红枫热线,可是有些人并不常见到面的,难免有一些陌生感,特别是老咨询员她们之间的熟络,而新咨询员之间有礼有距的问候、交谈。通过一些小活动,如一对一的自我介绍,两两互相介绍,大风吹等等小游戏,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每个人的欢声笑语,一下都无拘无束的流露。特别是花甲老太捧腹抬脚、前俯后仰的笑,让人感受一种童真般的可爱。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华清老师顺势拨舟,行云流水般的把握着小组的发展方向,在可能出现冲突的时侯,他都能划水无痕的掌握好。如开始时,有一部分组员手里拿着纸和笔,而有一部分却没拿,意见也是一方面希望边听边记录,有利于回去后整理,另外一面是说只要带着心来参加就可以了,事后可以根据回忆补记。我意识到了有冲突,组长会满足哪一方呢?如果刘华清老师给出一个规定或者命令,组员们也会同意,但心里肯定会有一些不痛快。刘老师却是让双方把各自的原因说出来。当不赞成边听边记录的一方说出“如果我说话的时侯,我所说的都被记录下来,会有不安全感”时,想记录的组员全都收起了笔和本子。此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被理解,被尊重。这一过程,说明了小组的矛盾不是单靠组长来解决,而是小组中的成员来解决,组长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巧妙引导即可。

  不过第一次小组活动结束前,正式的用书面签名来承诺小组的规章制度,较用口头语言承诺来得更正规,更具有约束力。

  在后续的几次里,明显感受到组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加深。不仅在活动时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发言,即便是休息、吃饭时,大伙都迫不急待的聊起来。这些都显示出小组成员间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加深。到了后来,我竟有些盼望活动日的到来,想见到小组其他成员。见到他们,我觉得自己被她们理解、接纳,那种感觉让人非常轻松,能非常自然的打开心扉。一次次的满眼含泪,也一次次失声痛哭,眼泪真有冲刷创伤的功能,心理的伤痕在泪水的冲刷下有了一些清理和愈合。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结被打开,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相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一定会找到。

  一想到小组,脑海里出现围坐一圈的组员,每一张不同的面孔,有一种亲,有一种情。我喜欢她们,我们在一起笑过,更重要的是我们曾在一起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