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丁娟:一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决定了它的文明进步程度
丁娟:一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决定了它的文明进步程度
  • 发表日期:2018-11-20
  • 点击量:67581

前言:11月18日,在2018学习力大会上,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以“女人找男人的标准”为例,阐述了他的观点“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他表示,中国所有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都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那么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并由此得出推论:我们常说一个国家好不好在于女性,现在中国正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

这番现代版“红颜祸水”论很快在网上激起千层浪。面对强烈批驳,俞敏洪很快通过个人微博做出道歉及解释,他说:“我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男性也被女性的价值观所引导。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但这一解释在很多网友看来仍属“嫁祸女性”思想,并不买账。

值得深思的是,一直以来,像这种将各种不良局面、不利后果简单粗暴的归咎于女性的价值取向层出不穷。“红颜祸水”的观念为何在某些现代人脑中依然根深蒂固?如何扭转封建主义的思维定势,变现实文化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助推器? 11月19日红枫中心主任丁娟接受了中国妇女报采访。


丁娟认为,这样的红颜祸水和错误归类的话语时可听闻。如果不改变这种男性主体女性客体的逻辑模式,不仅性别平等犹如空中楼阁,社会正义也得不到起码的尊重。俞敏洪的发声或许有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良好初衷,但遗憾的是其价值定位依然停留在封建主义性别观的框架里,其性别关系的要义是男性高高在上,不可指责,一切祸水都源于草民之女性,女性可以被任意的指责,被冠以一切莫须有的罪名或污名。具体说,他关于女性与国家(男性)恶善关系的归类,完全违反国家宪法之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扭曲了现代文明框架内部的逻辑关系。

正确的逻辑并非是“女性强决定国家强”,而应该反之:一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国家(男人)是否支持女性发展,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最终也决定国家和民族是否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我们知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识形态也首先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如果从性别关系看,迄今为止,很多国家意志还主要是男性的意志。这在社会话语中具有很常见的表现,甚至在立法政策中也有旧文化的残迹。从性别关系看,当下在国家权力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男性,男性更多主导权力和利益机制,利益框架无不体现出男性的主流价值倾向,这种意识形态不仅主导着国家发展的方向,也主导着女性在什么样的机制下发展。包括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和择偶观。

我们时常听到,男性腐败、权利腐败是因为官员的妻子不检点,现在又听到男性的恋爱观坡足,是因为女性恋金钱,这样的扭曲思维什么时候终结,反腐和爱情婚姻也才能得到实现。手握金钱和权利并且自命不凡的男性,为什么不能自我反思,是什么使你们去贪腐,去被资源匮乏的女性所左右,难道今天的男性已经不能主宰自己的言行吗?

我们也不否认,如今一些女性在择偶时,确实存在对收入有一定要求的现象,但在 “经济资源大多数被掌握在男性手中”的大背景下,难道女性就能独善其身,无欲无求吗?

从这个角度,即便发生俞敏洪言论中所指出的现象,首先,要指责的也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是男性所创造的金钱至上的价值体系;其次,封建社会曾普遍教导女性“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因此部分女性有附带经济条件的择偶倾向,除了生活的需要外,也是封建主义性别观的独特表现。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并非所有女性都更加的崇尚金钱,当前妇女就业率已到就业总数的40%以上,她们自强不息,凭自身努力跻身生活舞台。所以,俞洪敏的归类还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在男尊女卑和男性主体女性客体的关系框架里,社会一直是把所有人的优点汇集到男性的身上,把所有人的弱点汇聚到女性的身上。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国家才能繁荣,民族才能强盛,女性男性才能共同“知性”,平等与和谐发展。

妇女解放、性别平等需要从根本上堵塞性别歧视的话语通道,希望所有男性和女性共同思考,携手走出封建主义价值观和性别观的陷阱,树立现代化的思维模式,在拥抱人权和同时,也接纳女权和性别平权的心思维心价值观。如果社会不反思,依旧抱着那个封建的旧琵琶,被掣肘的将不仅是女性,也必然包括男性乃至国家的发展。为此,树立新思维新理念,也还应加强宪政和法律强化监督作用,重视性别歧视,出台性别文化歧视的制裁措施。要对性别歧视的言行严惩不贷,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应牢记,性别平等程度是衡量国家和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国家文明,社会公正,妇女受益,民族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