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贵的朋友、亲爱的红枫战友、新闻界同人:
你们好!拥抱你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红枫成立30周年纪念研讨会,共同来总结探寻当代中国第一家妇女民间组织的发展轨迹,共同研究社会组织成长与运动的规律,从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并发扬光大,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为此,我代表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和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理事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红枫就恰恰诞生于改革开放的火热年代。30年前,当社会运动孕育的矛盾对社会工作提出挑战的时候,王行娟大姐等一批知识女性勇敢地站出来,她们自发自觉地组织起来,理性地开创性地进入到社会服务领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批社会工作志愿者。可以说,是全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给予社会工作者巨大动力,随之而来的“红枫现象”即是蓬勃的社会运动与进步知识女性个体内在能量高度契合的结果,从而形成中国本土公益力量生长的沃土,从而造就了红枫精神的不尽源泉,这便是我们要探寻的规律。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组织应当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这是对“红枫”这样的社会组织所发挥的铺路石作用做出的充分肯定。“红枫”的应运而生,是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以唤醒妇女主体意识的历史责任感进入时代记忆的,这便是它的历史价值,也是一个良性社会组织生发的规律,是红枫30年持续进步的基本根基,也为塑造红枫精神和积累红枫经验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当年的改革开放启迪了人的思想,那么红枫现象恰是万象更新中的一景,这个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就是红枫精神的核心。
红枫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所倡导的志愿精神。无论是草创时期,还是在红枫热线开通并逐步规范化运行之后,都有无数志愿者加入其中。在热线心理咨询与线下社工项目的互动中,中心在为受众减压解困的同时,也培养和带动了一支专业化的志愿队伍。先后有近800名志愿者陆续从23期志愿者培训班毕业,以他们所具备的心理咨询技能不计报酬坚持志愿服务,以其专业素养不断反哺红枫,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思想与实践的“养分”。如今,“红枫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词汇,而“红枫精神”始终在实践中锤炼与不断塑造之中。
近些年,一度冷僻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商业大潮中突然成了热门的职业,在高薪酬诱惑面前,红枫志愿者依然坚持公益道路,实在是难能可贵。及至今日,坚持在红枫志愿服务10年以上的有150多人。我曾经参加过几次志愿者年会,也在社工项目中和许多志愿者有过交集,倾听她们的心跳,感受她们金子般的心,他们是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风度的人。红枫30年的创业史,也是红枫志愿者的发展史,红枫志愿者精神是奉献给社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历经30年的实践,红枫走过了探索阶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专业化公益服务模式。概括起来说,红枫的经验或者说它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它的创新性。红枫作为组织形式出现,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妇女整体命运随着社会进程进入的新历史时期,这也是民间社会组织所共有的机遇期。红枫的早期发起者们有创见地抓住了这个机遇期。 “唤起妇女主体意识”“改变妇女的命运”是组织发起的原动力,惟其如此,才能将那些有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女性聚合起来。红枫也在这一过程中从关注妇女的命运,逐步形成了“爱人、爱生命、爱社会,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红枫价值观,从红枫热线初起的为受困妇女答疑解惑,到确立了“普天下女性身心健康,有尊严全面发展”的红枫愿景,在此旗帜下。创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品牌。
红枫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问题导向意识。
红枫起始于社会转型对妇女发展提出的时代命题,它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围绕着具体的社会问题,这样一种问题导向态势,使之在热线接话和开展社工项目中都努力“与妇女儿童问题对接”,注重专业培训,注重教材编写,注重经验总结。 这就好比有了“抓手”与“载体”,二者的互动,使得社工项目得以扎实落地并可持续。
红枫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理性态度。创始人王行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思考的典范。一会儿她要发言我便不再赘述。
实践表明,社会组织只有与社会问题对接才有活力,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而精准恰当的“对接”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需要成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并有所开拓的组织,红枫在开展社工服务的同时, 还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和政策倡导,先后有《关于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预防儿童性侵害的意见》和《加强失独家庭心理关爱的建议》等提案和议案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全国“两会”,并积极参与妇女儿童相关立法与修法的外围工作,积极策划撰写与社会问题对接的公益项目,并从理论研讨中发现问题,进而摸准规律并总结出经验和工作模型。30年来,红枫先后编写和印制书籍40多部,在公益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奉献给大家的一套三本书即是红枫的态度。
红枫的第四个特点是专业化的服务水准。
红枫较早便选定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抓手,这是一条比较艰涩的专业化道路。因为相对冷门,对志愿者服务水平要求较高,业务成熟和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也容易流失,所以今日之坚守实属不易。热线是敦促红枫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不断规范和提升专业水准的主要平台,众多的社会服务项目也在问题倒逼的态势下力求精准到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精进。红枫志愿者在热线值守中积累了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在利益多元、摩擦不断的当下,成为在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平衡冲突的桥梁纽带,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作用,红枫志愿者也由此成为中国志愿服务大军中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今天,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再度吹响,红枫志愿者和所有社会工作者一样,期待着改革开放的又一春。在社会管理逐步向基层沉淀的今天,我们——从红枫到枫彩的全体志愿者,要牢固树立社会组织优秀品牌意识,脚踏实地的开拓进取。在党和国家重视社会组织的今天,我们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指引下,要按照国家《慈善法》和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加强自身修养,加强社会组织体制与机制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