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精彩人生”三期失独老人工作坊成功举办
“精彩人生”三期失独老人工作坊成功举办
  • 发表日期:2018-08-18
  • 点击量:11021

“活动新颖独特,寓教于乐,超出我的期待!”

“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增加了正能量!”

“从这里回去,我相信我的生活会有改变了!”

“希望有机会再相见!”

8月15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养老事业发展基金主办、攸米行动支持,北京红枫中心承办的第三期失独老人工作坊在人们一片依依惜别声中,成功画上圆满的句号。

连续三期,共有112位失独老人参加的“精彩人生”工作坊分别于2018年7月2-4日、17-19日,8月13-15日,在北京房山风光旖旎的天毓山庄举办。

112位失独者来自北京东城、西城、石景山、丰台、朝阳等区县,最大年龄73岁,最小51岁,平均63.05岁;其中在婚者为79%,离异为12%,丧偶为9%。经SCL-90症状清单测评,他们中72%有睡眠障碍,70%情绪处于抑郁状态,而偏执、敌对等指标均超过40%。在访谈中,他们最期待的是“能平和心态,少想伤心事”,“走出阴霾,与同命人抱团取暖”。

三期工作坊得到了参加者的认可和好评。评估问卷中,总评分满意度分别为98.47%,99.54%和99.60%。谈及对今后活动的建议,有人在评估表上这样写道:“就这样办!很好!”;有好几位老人提出“这么好的活动,自己花钱也愿意参加!”

“精彩人生”项目总指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养老事业发展基金秘书长谢君自始至终在现场,对全盘工作与活动进行协调与指导。攸米行动7名志愿者兢兢业业,倾情投入,在与会者食宿和活动所需音响、视频播放、文具等各环节,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了工作坊的顺利进行。

作为承办方,红枫中心领导十分重视,组建了一支精干力量担当重任——领队和督导由资深心理咨询师、红枫副主任侯志明担任;第一、二期导师由《关爱失独—红枫失独家庭心理康复实操手册》副主编、心理咨询师孙一江担任,第三期导师由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史荷丽担任;心理咨询师王玲、李彩霞、张永珍、王莉、魏曼懿、史荷丽、李亦梅、解玉玲、乔春光、侯从霞先后在一、二、三期担任助教。

第一、二期导师孙一江老师,第三期导师史荷丽老师


红枫中心三期工作团队

工作坊前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每期工作坊开始之前,首先是助教、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全员培训。培训中介绍失独人员的心理特点,强调“尊重、温暖、陪伴”,当事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并对工作坊流程,以及预案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

培训之后,是对报名参加活动的失独人员进行访谈与心理测评。这是比较费时费力,却是工作坊能否有序进行并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坊每期40名失独人员分5个小组,每组由一名心理咨询师担任助教带领。通过访谈与心理测评,助教进一步了解参加者的身心状况与对工作坊的期待及需求,与失独老人建立了感情上的联结。在此基础上,根据访谈了解的情况和测评结果,筛选出重点关注对象,在分组和住宿时周密调配。为了调动参与积极性,夫妻同来的一般不在一个小组,而有的夫妻必须在一组,如一位女士4年前查出癌症,且患有抑郁症,经再三动员才参加活动,老伴时时在身边便于照应;第一期有7人曾经参加过红枫以前的失独工作坊,我们将其分到5个小组中,作为骨干协助助教工作,活动中起到了预期的带动作用。

6月19日4位失独人员在访谈后与红枫创始人王行娟(前右)主任丁娟(后右一)等合影


6月26日第一期工作坊全员培训

活动设计别具匠心,切合参与者心理需求

此次三期工作坊主题是“走出来,认识更多的朋友”,由“建立关系”、“自我赋能”、“开启新征程”三个模块、20多个环环相扣的体验活动与游戏组成,其中有的集体参与,有的则分组进行。三天活动的压轴大戏是自导自演的联欢会,将整个工作坊带向高潮。

Part1“建立关系”

开始是通过“生日排序”、“古老传说”让工作人员和参加者之间、参加者与参加者之间,相互认识,营造安全、温暖、尊重、开放、轻松的氛围;接着,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建我们的家”,大家围坐在一起,由助教带领,自我介绍,填写联系卡,选组长;然后由失独人员担任的“家长”带领大家讨论确定组名、组歌、画小组海报、排练造型等。一系列活动下来,小组成员们各显其能,齐心协力,很快形成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开心对对碰”时,大家围成大圈两两成对,随着导师的指令,一会儿脚碰脚,一会头顶着头,开心大笑中,平均年龄63岁的老人们仿佛一下回到了孩提时代。

“奇怪的画像”更好玩。这是为了大家相互了解和认识体貌特征的一个游戏。大家围坐在一起,先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顺时针传给左边的人,导师分别给予画脸、眼睛、鼻子、嘴,头发等等的指令,画一项往下传一次,当这张纸回到自己手中时,就是小组每人一笔画出来的自己的一张画像。“哈哈,嘴画的最像!”“我喜欢这张画,总体上像我!”

Part2“自我赋能”

在热身游戏“五毛一块”之后,以短片“鹰的重生”拉开帷幕。短片描绘的是寿命可达70岁高龄的老鹰,在40岁时,用喙击打岩石,直至完全脱落,再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然后用新喙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最后是用新长出的趾甲再拔掉身上的羽毛……5个月后,鹰获得重生,展翅飞向蓝天,开始其30年新的征程。观看之后,人们被深深的触动了:“生命中,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咬咬牙,狠狠心,为自己做出一个新的选择!”“学会断舍离,过去的已经过去,放下过去,开启新的人生!”

“我的静心法宝”是每期学员都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当感觉沮丧悲伤时,当触景生情思绪万千时,每人都有自己的制胜法宝:“我参加了合唱团,学会了识谱”,“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呼朋唤友去登山,在山顶上极目远眺,心情就一下好起来”,“我参加了老年大学学摄影,修片子,做配乐影集”。与共和国同龄的王大姐学习书法、摄影、英语,电脑也特别熟练,她的体会是“学习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特别修身养性”。通过小组交流,每个人汇聚一起,就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

“爱生命爱自己”旨在引导学员把生命的能量转向关爱自己,重新为自己设计未来的生活。人们在纸上分别写下:我过去的状态——,我现在的状态——,我下一步想要的状态——。为了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会努力做到的三件事是……最后,每个人都郑重地在这张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学员中有70%以上的人睡眠质量严重欠佳,导师带领大家在一段悠扬舒缓的乐曲声中学习“正念呼吸法”和健脑操,在轻柔的一呼一吸中,感受自己身体各器官各部分的反应,给自己身体一个关爱的承诺……人们饶有兴趣,一招一式练得特别认真。

Part3“开启新征程”

“梦想拼贴”是每期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桌前,根据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争先恐后翻阅事先准备好的时尚杂志,用剪刀剪下绿草蓝天,汽车游轮,服装饰品,美味佳肴……然后在大白纸上拼贴成一幅未来美好生活的图画。

包饺子比赛和大联欢使活动高潮迭起

“包饺子让我特别有家的亲切感!”“自己包的饺子真香!”每期工作坊的第二天晚餐前一小时举行的包饺子比赛,都会让大家兴趣盎然。现场欢声笑语声不断,每个小组都似乎训练有素,揉面、擀皮、包饺子,包括点数上交,配合十分默契,每组180个饺子不到20分钟全部提前完成任务。

工作坊最后一个活动,是载歌载舞的大联欢。这些老人们一个个都成了欢乐的老小孩,争先恐后,各显其能,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三期工作坊,每期都有出彩的节目,让大家津津乐道,过目难忘。光是唱,就有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独唱“再也不能这样活”、男女声二重唱“小路”、三重唱“鸿雁”、京剧清唱“智取威虎山”,还有配乐诗朗诵“明天会更好”,“相信未来”,自编自演的三句半,交际舞,模特表演等,不时引起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红枫志愿者侯从霞的肚皮舞也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攸米行动志愿者与谢君秘书长(左三)在联欢会上表演小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