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两年后,本该重建新生活的徐某突然又背上了150万元的夫妻共同债务,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其前夫周某曾分8次总计向张某借款150万元,并出具了还款承诺书,经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但经法院强制执行仍分文未付。于是,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150万元借款为周某与徐某夫妻共同债务。
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以下简称“24条”),判决案涉150万元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二审查明,虽然借款发生在周某与徐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周某和张某均确认该笔债务徐某不知情,故周某与徐某对共同举债并未达成合意,对此作为债权人张某也知情。周某未能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徐某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且双方离婚时未就该笔债务作出约定,仅由周某在离婚前二十天向张某作过还款承诺,却未经徐某确认。二审因此认定案涉借款为周某个人债务,改判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上述案例是第二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之一,是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典型案件,再审审查合议庭摈弃了机械适用“24条”条文文义的常见做法,在全面深入核查分析事实、科学理解立法精神的基础上,表明案中所涉债务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最终以司法实践回应了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的需求,依法保障作为非举债一方妇女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月27日,全国妇联在京召开第二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发布会,发布的“十大案例”是:
此次发布的“十大案例”涉及当前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较为突出、广受关注的家庭暴力、性侵未成年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财产分割、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特殊劳动保护、女性生育权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鲜明态度,展示了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积极作为和取得的成效,为今后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类似案件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典型示范。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是怎么评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