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热线 >红枫妇女热线 >相关资讯 > 红枫热线20年暨两岸三地心理热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红枫热线20年暨两岸三地心理热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 发表日期:2012-12-03
  • 点击量:5496

2012年11月30日,首届两岸三地e时代下心理热线的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红枫妇女热线创办2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开幕式由红枫理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主持。来自台湾、香港、上海、广西、陕西、山西、深圳、广州等地300多位公益组织及企业界朋友出席了会议。


红枫妇女热线是由北京红枫中心于1992年开通的国内第一条妇女热线,至今已走过20年的历程。热线由经过专业培训、大多具有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志愿者担任咨询员,并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妇女问题专家及研究人员等组成督导委员会,对热线提供督导服务,负责热线咨询员的选拔、业务培训与管理工作。红枫中心先后7次召开国际和全国的心理热线研讨会和培训班,出版《妇女热线咨询手册》和三套妇女热线丛书,还义务帮助陕西、广西、四川、山东、北京、天津等9个省市开通了当地的妇女咨询热线。

 
20年间,红枫一直以“关注妇女身心健康,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秉承“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在咨询中赋权妇女,唤起妇女的主体意识,帮助她们自立自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者。 


在开幕式上,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浩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玉,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苏茜,北京家庭建设促进会会长刘延宁、民政部社团司原司长陈金罗、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高潮先后致辞,他们对红枫妇女热线给予高度评价。发言嘉宾还针对NGO的发展前景、社会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年来,红枫中心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开幕式上,红枫中心向美国全球妇女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扶轮社、世界宣明会,社会创业家杂志、网易女人、搜狐公益等16家基金会和媒体机构颁发奖牌,授予他们“红枫公益合作伙伴”荣誉。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红枫心理咨询热线20岁生日的今天,由著名女企业家姚越女士倡议发起成立红枫“生命泉”慈善家俱乐部在现场得到了9位企业家的热烈响应。该慈善俱乐部倡导具有爱心和实力的慈善家们共同加入他们,每年最少捐助1万元。所有捐款将用于资助红枫女性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运营。

简短的开幕式后,是精彩的论坛主旨发言。

台湾张老师热线副执行长黄正旭以台湾“张老师”热线为例,阐述了心理热线志愿者的凝聚力。这位来自“张老师”的黄老师和大家分享了42年来张老师的成长经历和其中一些有趣的故事。他说,张老师之所以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志工的辛勤付出,志工团结在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针对增强志愿者凝聚力的问题,黄执行长从志愿者甄选、培训、工作研讨会、专长训练等为与会者传授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主席黄祐荣围绕“心理热线管理的创新”发表演讲。他说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对社会上不同群体的自杀率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针对不同的群体,他们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手段。比如说,针对老年人的自杀问题,他们会考虑到老人不太习惯于主动寻求帮助,他们会主动去发现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一味固守一贯热线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E时代下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的探索经验,如他们对青少年的自杀干预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他们的志愿者大量浏览社交网站,在青少年的主要表达平台上发现消极心理的苗头,及时进行自杀干预。

第三个发言的是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王行娟老师。王老师一走上演讲台,会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老师今年已经83岁高龄,但她还在关心红枫的大事小事。在24年前,王老师看到改革开放已经十年,社会获得巨大进步,但是妇女却远远没有获得应有的平等和独立的地位,她对这样的现状深感痛心,于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筚路蓝缕,创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王老师深情地回忆起24年来红枫走过的点点滴滴:心理咨询、社区服务、项目实行……无数的细节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王老师为红枫付出了无数心血,并且在红枫取得很不错成绩的时候保持清醒的认知。她说,红枫在进步,红枫也需要改变,这么多年来,红枫一直在探索最有效的最适合社会需要的服务模式,所以我们才会有不竭的生命力。24年来,红枫在项目的设计、开发、推广和评估,媒体宣传,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等方面一直在上下求索。

热线20年的坚守,就在于红枫“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和志愿者团队的志同道合,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红枫没有任何官方的背景和依托,至今还未能进行民非的注册,经费全部靠自筹,活得很艰难。但是,红枫要让妇女热线走向下一个20年,继续做妇女的贴心人、同行人,与求助的妇女一起成长。

在谈到志愿者时,王老师不禁动情。20多年来,红枫的路是和志愿者一起走的。红枫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公益组织。红枫志愿者有一种棒打不散的凝聚力。红枫和志愿者一起走过,也终将共同走向未来。

相比于上面提及的三个热线,爱心传递热线显然属于年轻NGO。爱心传递热线是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和给予人性关爱的心理热线,虽然是在2009年6月27日开通,但是短短的3年内,爱心传递热线接了15000热线电话。;论坛上,其创始人徐坤教授动情地说,15000个生死电话,就是15000个重生故事。在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普遍的情形下,我们小小的关心,对老人们来说就像阳光一般重要。

中国唯一的一个心理咨询的股份公司“爸妈在线”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剑冰在发言前首先分享了“爸妈在线”的发展历程和管理经验。他在发言中为大家勾画了一个颇具创新意味的网络在线心理咨询设置图。创办5年的爸妈在线于今年5月全新改版。改版后的爸妈在线心理网以心理学门户网为核心定位,以前沿网络技术为运营保障,以简洁、方便为设计思路,更加注重用户的咨询服务,方便用户浏览和来访者与咨询师的互动咨询,功能更加丰富多彩。他说,自己走上NGO道路,受到王老师的很大影响。发言末尾,他还为红枫以及王老师作了一首诗,该诗头尾隐含“红枫永恒,行娟大爱”八字。

研讨会下午的日程是分为三个分论坛进行演讲与讨论。三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是:热线的发展与变迁,热线的管理与创新,热线的理念与技术。各NGO组织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发言,分享内容涉及热线发展历程;公益热线(组织)造血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热线如何整合利用科技手段求发展;如何提高志愿者自身价值的提升等。随后大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分论坛后,各论坛代表对讨论结果和全体与会人士分享。

 

最后,红枫中心创始人王行娟做总结发言并向与会人士致谢。她说,这是一次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会议,也是NGO和政府、企业的一次大联合,在十八大“以人为本”的精神下,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今天论坛中各界人士对自己的高度赞扬,王行娟老师说,这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也是社会对公益理念的肯定,并再一次向所有与会嘉宾表达了诚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