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母亲;而且,还是一位继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继母都不是好人,“继母”这个称谓就是“恶毒”的代名词。可是,我这个继母的困惑可能和别人不一样。 我30岁时才与爱人结婚,他带着一个7岁的女 儿;现在,我们两人的儿子已经4岁了。结婚前, 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个好继母,所以,对老公带来的女儿,我始终是疼爱有加。可是,对自己的 亲生儿子,我却总是亲不起来。比如,同样有好 吃的,我都是多给女儿,让她吃个够;要是儿子想 吃,我就让他给姐姐多留点。买新衣服,总是给女 儿多买;儿子想要什么东西,我却经常舍不得…… 有时,连老公都看不下去,指责我对儿子不公平。 每次看到儿子眼里委屈的泪水,我也于心不 忍。人都说后妈刻薄,可是,我怎么偏偏相反,对 自己30岁才有的亲生儿子,反倒这么狠心呢! ——一位迷惘的“后妈” 迷惘的“后妈”: 你好! 从信中,能看出来你把老公原先的女儿完完全全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疼她、爱她、教育她,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人们常用来形容后妈的“嫉妒”、“恶毒”等不良形象。相信你的这种宽容和慈爱,一定会让你的老公放下对再婚的担忧,与你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我也感觉到了你的困惑:你对不是亲生的女儿,爱得真真切切,可是,对自己亲生儿子却 “亲不起来”,这让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解;儿子的委屈,也让你感到内疚和迷惘。可以判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庭的幸福。那么,该怎么看待你对亲生儿子的“冷漠”,又该怎样平衡在女儿与儿子之间的爱心呢? 一 你该为自己的宽厚感到欣慰 在《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童话故事中,继 母都是以巫婆的形象出现,“继母”这个称谓成了 “恶毒” 与“凶狠”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你用自己无私的行动,给了女儿亲妈般的爱,赢得了丈夫 和女儿的心,相信你这么做是出于真诚和爱。你的无 私和宽厚,给了天下继母们一个公平的定义,真是 “可怜天下继母心”呀! 我想,这与你在婚姻之初给自己的要求一定分不 开:要做一个好继母。你是信守诺言的人,相信你的 坚定和执着,也一定会保证家庭的航船更加平稳与和谐。 二、你为什么对亲生儿子不亲 人们常说,再婚家庭是非多,尤其是涉及到孩子 的时候更是如此。你与爱人的关系很好,但也存在着 一种困境,很容易被误认为你在情感上会排斥不是亲 生的女儿。“你不是亲妈”这样的念头,一直是你心 里的一个禁忌,这个禁忌也限制了你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你对亲生儿子的关注与喜爱,也容易被误读为“对女儿的忽视”。而当你对亲生儿子“亲不起来”时,这种误解就可以避免。 因此,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你对亲生儿子的不好,就有了“消除误解,促进家庭和谐”的意义。这样,你“成功”回避了“女儿不是你亲生”的家庭禁忌,但却导致了一个你没有预料到的结果,那就是加重了你“对亲生儿子不亲”的无意识焦虑。 此外,我也想提醒你一下,你个性中是否有一些不够自信的因素,你是否过分看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回避对亲生儿子的关爱,更多的是想维护你“好继母”“好妻子”的形象。 这样一来,你就被困住了:你的本意是指向家庭和谐,结果,却被禁忌牵着“拐了弯”。即使你爱人也感觉到了其中的不妥,却没有足够合适的理由来说服你,因为他知道你肯定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你对亲生儿子的态度又让他迷惑。 三、要主动赢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维持好家庭和谐,你一直尽心尽力,这些都很值得敬重。要想走出目前对“亲生儿子不亲”的困境,需要你更加坦诚的态度和主动的交流。建议让你的爱人在子女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你为了家庭和睦所付出的心血,相信你的爱人都看在眼里,也一定对你心存感激。从信中,我感觉到似乎只是你一个人在孤单地承受着家庭重担,但是家庭再婚涉及到女儿、儿子等复杂因素,仅靠你自己是很难协调的。建议你结合自己的迷惘,与爱人进行坦诚的交流,争取得到爱人的理解和支持,由你们两个人共同来面对家庭中的子女养育问题。 对家中女儿来说,你虽然不是亲生妈妈,但是你对她的爱却已经足够多;也提醒你要注意关爱的尺度,避免“过犹不及”。因为,你对非亲生女儿的悉心呵护,有时会有“刻意讨好”之嫌,这反而有可能会让女儿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一味的“迎 合”,能在短期内奏效,但未必能真正换得孩子的信赖与爱戴;久而久之,可能还会使女儿产生一种“你欠我的”的心理,或者觉得你是在可怜她,使她体会不到你的苦心。 女儿已经12岁了,也开始懂事了,相信她也能理解你这个“后妈”的不易。有了过去的感情基础,你不妨也与她推心置腹地把话说清楚,让她知道你和爱人是真心爱她的。当然,也建议你爱人在与女儿沟通方面也多做一些协调工作,比如让女儿谈谈新妈妈对她的照顾和爱护,让她理解新妈妈为了让她获得家庭的温暖和爱而对弟弟的“冷落”,使女儿真正相信并认同你。 不知你们是否方便,可以安排女儿多看望看望自己的亲生妈妈,学会给女儿相对独立的空间,也给自己空间,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做可以适当减轻她面对新妈妈的压力。 四、该怎样对儿子也“亲”起来 首先,需要你先平衡自己的心态。爱非亲生的女儿是应该的,但不能通过“冷落”儿子来证明自己的“公平”。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对姐弟俩的疼爱照顾与教育上,自然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遵循一定的原则,但也不必过于刻板。 再次,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要通过你的坦诚,让女儿认识到弟弟的出生并没有影响到她在你心中的位置,她还是独一无二的。可以多设计一家人都参加的玩乐活动,如上公园、春游,两个孩子一同前往。也可以在女儿学习的时候,多带儿子外出,既可以避免对女儿学习的外在干扰,也可以增加与儿子的亲密接触。 你一定要鼓励孩子之间的交往,安排女儿在大人忙碌时带弟弟玩、适当照顾弟弟的生活;对女儿对弟弟的关爱举止表示赞赏;对姐弟同乐的场景,表示由衷的高兴。 或许,这样会让人觉得更自然,进而也更加真实,从而让妈妈的慈爱,不再仅仅温暖着非亲生的女儿,也温暖着亲生的儿子。当然,更加的坦诚与开放,会让你更加相信自己、接纳自己,让你的个性更加大方自然。 祝你们的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翟召博 资深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新东方教育集团家庭教育特聘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长教育普及工程”项目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