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志愿者 >志愿者园地 > “我的方舟情怀”—第七期志愿者柯本忠
“我的方舟情怀”—第七期志愿者柯本忠
  • 发表日期:2012-06-13
  • 点击量:4988

柯本忠,女,195710月出生,现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心理中心主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研究生学历,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坚持学习,不断进取。自1996年至今,参加了多层次、多角度、多门类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学习并积极付诸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获得首批《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99710月至今在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担任热线咨询员; 19985月至今在方舟家庭中心做志愿者,担任心理咨询员,主持讲座及活动的组织工作; 19989月至今在北京财政学校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心理咨询室做学生心理咨询并主持心理咨询室工作。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擅长领域:婚姻情感、亲子沟通、职场压力、个人成长、青少年人际交往、情绪问题、学业问题等。

 

我的方舟情怀

 

 ——第七期志愿者柯本忠  

 

   我是红枫十五年的志愿者,我见证了方舟辉煌的十二年,更重要的是,通过方舟中心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自己人生以及婚姻家庭的认识成熟了很多,可以说,没有方舟就没有今天的我。

   想起那时候,红枫还是在地安门中学一个小楼的二层。在199712月份的那次红枫热线咨询员研讨会上,贾晓明和侯志瑾两位督导问大家,说:“咱们红枫要成立一个专门为单亲家庭及各种类型家庭,特别是受虐妇女和处在不同婚姻周期、希望改善婚姻质量的人群服务的组织,取名‘方舟家庭中心’,寓意是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意思。准备在每个周日上午组织活动,哪位志愿者愿意参加?”虽然那个时候,我刚刚来到红枫不久,但是我凭着对红枫这几个月的了解,我真正感受到:红枫是一个真心为妇女服务的民间公益组织,我热爱这样的组织,我愿意为这个组织努力工作。所以我立刻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经过细致而周密地策划和组织安排,还有对我们志愿者的培训,在199858母亲节这天,“方舟家庭中心”成立了。那天来了许多媒体记者和单亲母亲,王行娟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方舟家庭中心成立的目的和意义。

   其实,早在1995年世妇会前,红枫中心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单亲家庭(特别是单亲母亲)这一弱势群体了。创办方舟的目的就是为单亲父母及其子女提供促进个人成长、增强自信、相互支持交流的良好环境,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平台。方舟家庭中心实行的是会员制,每周日开展活动,主要内容有:

       1、组织有关子女教育、心理调适的活动和讲座;

       2、由专业人员对单亲父母或子女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3、组织各种密切亲子关系的联谊活动,如春游、夏令营、青少年快乐成长活动站等。

   同时,方舟还编辑出版了《方舟园地》,供会员阅读。

   从此,我便开始了和方舟十二年的不解之缘。

   这个照片(见下图)是在19987月底,方舟组织的第一次亲子沟通夏令营活动,地点是密云的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在第三排右侧第三位的就是本人。在贾晓明和侯志瑾老师的主持之下,我和大家在一起做了许多的心理游戏,主要侧重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和家长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在烧烤活动中让孩子自己动手,鼓励孩子们主动照顾父母;在大巴车上,我们和孩子们互相拉歌比赛。父母和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在方舟工作了十二年,人家管我叫“老方舟”,我经历了方舟的历届主持人:

       1998-1999年第一任主持人:贾晓明、侯志瑾;

       1999-2000年第二任主持人:唐文君、孟妍红;

       2000-2001年第三任主持人:岳燕鸣;

       2001-2002年第四任主持人:何宇丽

       2002-2003年第五任主持人:时乐;

       2003-2004年第六任主持人:谢华;

       2004-2005年第七任主持人:董青

       2005-2006年第八任主持人:张惠;

       2007-2010年第九任主持人:柯本忠;

       2010-2011年第十任主持人:石夏丽;

       2012年第十一任主持人:廉海龙。

   方舟这么多年组织了各种主题心理讲座、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成长小组,有很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方舟的这些活动。让我们记住这些曾经在方舟工作和讲座的老师们的名字吧!

   北京理工大学的贾晓明、李林英老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子勋老师

   清华大学的樊富珉、甄秋华、老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郑宁老师

   北京中华女子学院的李洪涛老师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乐平老师

   首都医科大学杨凤池老师

   北京林业大学朱建军老师

   《政协报》侯志明老师

   《光明日报》王玲老师

   中国青年报程育智老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凌笋昂、刘华清老师

   知心姐姐热线吴春京老师

   安定医院刘凤琴老师

       12355热线左莎、谷金玉老师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马慧兰老师、铁军律师

   北京物资学院朱群芳、王雅平老师

   《演讲与口才》郭世衡老师

   阳光部落谢华、钱依宁老师

   《中国妇女》杂志黄晓蘅老师

   还有陶来恒、赵菡、谭洪岗、臧超英、曹鲁玲、王易平、包天奎、吴晓明、王以都、韩晋堂、聂雯、强亚丽、张玉钦、鲁玉梅、王江波等许多老师,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热心地支持方舟的工作,随叫随到,为方舟会员讲座和组织成长、支持小组。

   记得在1998年底个寒冷的冬季,寒风凛冽。早晨,我刚打开红枫的大门,正在细心地擦拭桌椅,一位30岁的女士推门走进了东四十四条的红枫中心,她低着头,面无表情,我感觉到她的内心孤寂,与外界寒冷天气的相互作用之下更是显得毫无生气。当她踏进方舟大门的那一瞬,我马上热情地迎了上去,一声“你好,欢迎你来到方舟”亲切的问候,一杯热茶递到了她的手中,顿时她的脸色改变了,我能够看得出:她那不安、陌生的感觉一扫而空。我邀请她坐下来,和我简单地谈了她的情况,我不住地点头,倾听着她的心声。后来,又来了许多会员,当所有的会员都围桌而坐,主讲老师引导每一个人简单地介绍了各自的情况。通过这个形式,她了解了大家,原来来到这里的许多人,和自己有着相同的经历,她不是孤独的,她接纳了自己。后来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时我心里那种家的感觉油然而生,觉得自己又融入了一个温暖的集体,那情那景,距今已经过去十二年了,但仍然记忆犹深。”她说:“当时如果没有那一声亲切地问候,一杯滚烫的热茶,我想我不会这么快就融入到方舟这个大家庭中来,并受益至今。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曾忘记这一幕。这个画面,我终生都不会忘记的。在方舟的这些年,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从20073月到20102月,我成为方舟的住持人,独立来主持方舟的各项活动。期间,我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热心、耐心、细心、专心地为每一位来方舟的兄弟姐妹服务。按质按量完成了每年4期的《方舟园地》的编撰工作。我家住在通州区,无论是去东四十四条还是去右安门,都要倒几趟车,路途遥远,我每次大约七点钟就要出家门,想办法准时来到方舟开门、擦拭并摆放好桌椅、打水、准备讲座资料,我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回答会员的一个个问题;启发会员的思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与有问题的、处于苦闷会员细声细语地交谈,有的时候甚至交谈到华灯初上。  每当大家来到方舟这里,我都是以开朗而亲切的笑容迎接,还会张开温暖的双臂拥抱着会员。

   在方舟做主持人期间,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安排丰富多彩的、适合会员心理需求的讲座内容:有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也有亲子关系;既有人际交往的沟通艺术,也有增强自信心的心理教育;既有美食、美容的保健知识,也有法律知识的普及;还有会员之间的深情交流,各种主题的成长小组等等。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更贴切会员们的实际需要。

   我万分感激各位老师无私的奉献和拳拳的爱心。在没有酬金,只有奉献的情况下,他们都在接到任务以后,积极、认真地准备讲座内容,投入地进行讲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师,不顾自己年龄大、身体不舒服、家住的远等情况,就坚持来到方舟,为大家讲课。真正成为姐妹们精神家园的园丁,让会员在方舟中心各项活动中收获成长。

   我深切地感觉到:所有在方舟服务过的志愿者,他们对方舟会员都有着亲人般的胸怀。在这匆匆的十二年里,走了很多的老师,又来了很多一样亲切的志愿者。他们对待工作都非常认真,对会员都关怀备致。正是由于我们红枫聚集了一大批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开拓者,耕耘者,才使得那些处于痛苦之中的方舟会员们重获新生。红枫的每一位为方舟工作的志愿者都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

   我在与方舟姐妹的接触中,能够做到耐心倾听她们的心声,认真地为她们排忧解难。我希望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会员们解读那些心理学的理论,为会员打开了心灵的窗户,营造一个浓厚、良好的学习气氛,让遭遇心灵伤痛的姐妹们慢慢地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反思过去,学习改变自己,以增强姐妹们的心智,增强她们的能力,学会用笑脸迎接太阳的新一轮升起,抚平她们心灵的伤痛。

   曾经有的方舟姐妹,形容自己“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不知怎样修复自己受伤了的羽毛,每个人受伤的经历是不同的,但结果都是一样的-------痛苦不堪、遍体鳞伤,有愤怒悲伤、有痛苦无奈,无处倾诉,无法排解。”有的姐妹由于婚姻的变故,把她们推向了痛苦的境地,她们来到方舟探询婚姻的奥秘,求索着生命、生活的真谛。什么是婚姻?什么是我们自己?孩子该怎么办?是否要再婚?摆在她们面前的是一道道难题,她们认识到,来到方舟,只有学习,再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每一位方舟的新会员,都需要有一个倾诉自己心声的过程。她们是带着满面的愁容和一颗破碎的心,诉说自己不幸的婚姻的。所以方舟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让每一位方舟会员都有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信任感,让会员毫不犹豫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之后,我和会员姐妹们会立刻对新会员进行帮助。所以,来这里的姐妹们都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她们或许是承受了太多的委屈,或许是自我心理压抑得太久太久了,在这里她们终于找到了能说心里话的地方,她们不用再担心被别人耻笑,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嫌弃,在这里她们可以放心地悲伤、哭泣了。因为,来这里的都是与她们有相同遭遇的姐妹,她们相互安慰,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走出婚姻的困境。

   有的会员在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在我感到困惑迷茫的时候,结识并加入了方舟,自从我来到方舟,聆听了红枫的老师们给我们讲心理课,我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人生智慧,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帮助,让我一颗受伤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我在老师的讲课当中一点点地治愈创伤,我不再迷惘,不再悲伤,方舟在我的生活中,就是另一个家。在这里我感受着家的温馨,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心情,方舟都是我和谐、安宁的家。方舟提供了我们改变人生的机会。

   有的会员热情地给我们写信,表达感谢之情:“在方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会员之间大家互相支持,老会员热情地帮助新会员,友情胜似亲情。在方舟的这些年,我参加了很多活动,我慢慢地知道了,可以把离婚当作尝试独立生活的机会,去领略生活的另一面;我还明白了,由于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可以导致家庭的破裂,给自己带来痛苦,也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负担。认识到这些以后,我的心慢慢地平和下来了,也增加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最后我要说:方舟,我爱你!”

   一位会员说:“我是幸运的。我失去的是个千疮百孔的家和病态的家庭关系,我得到的却是方舟一个更大、更健康、更宽容和充满着爱的家庭,以及更多充满爱心又懂得爱的兄弟姐妹。记得刚来方舟的时候,当我诉说完我的遭遇后,大家便开始针对我的事情帮助我分析和给我出主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感受到了如此的关注和重视。从那次以后,我每个周日都争取参加方舟的活动,许多红枫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来给我们讲课,还单独地给我做心理咨询,从怎样认识人生到怎样改变自己的人生,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来的生活等等,对我帮助太大了,让我从迷雾中看清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我充分地享受着他们的爱,我也要把我的爱奉献给世上所有需要爱的人们。” 

   尤其是一些老会员,她们对方舟有着深深的感情。一位刘大姐这样说:“我加入到方舟家庭中心已经十年了,我的感触很深。我从精神恍惚,思想压力极大,变得开朗健康,以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说起我的变化,与方舟的心理专家的关心与引导分不开的,无论是讲课的老师,还是那些老会员,他们都自愿地伸出了温暖的援助的手,为我这个遭受了生活创伤的人献出了一片爱心,使我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一位方舟的老会员张姐说:“经过在方舟的心理调整,我深深地感到,方舟是我接受人生教育的大课堂,是我调整心态的园地,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宣泄,诉说心里的委屈。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只要来到方舟,我很快就会快乐起来,我已经深深地爱上这个家了,每个周日,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来这里看看。

   时间像水,它永远不停留。我们方舟的会员们如今都满是睿智的目光。在前行的路上,永远有一盏明亮的灯。也许路途会不尽如人意,也许生活会不七彩斑斓,也许,也许有不快乐,但爱会一直在,希望会一直在, ……

   如果,外面是冷的,方舟永远是那双温暖的手。

   如果,心情是糟糕的,老师和会员们的脸上永远是热情洋溢。

   方舟是温暖和爱的家园。

   因为缘分,我和大家在红枫方舟相聚,因为爱,我们在和谐的方舟家庭中心成长,我见证了方舟十二年的历程。在方舟,记录了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工作历程,也留下了我的欢声笑语。祝愿我们的方舟越办越好,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方舟的各位姐妹身体健康,每天快乐,开开心心,在方舟这个大家庭里,不断进步和成长。我相信,方舟会帮助更多的人,方舟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即使有再多的坎坷路,我的心也会与红枫的志愿者和方舟的姐妹在一起,为方舟的姐妹服务,共创崭新而辉煌的篇章。

 

(方舟第一期夏令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