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育智,年轻时从事教育、新闻,曾五次选为省优秀教师;任《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多年;《中华老年报》创办者之一;《医药养生保健报》等从事报道,均做出突出贡献。
在20年前开始专攻心理学,从学习到痴迷。在红枫妇女热线做心理辅导志愿者17年,做婚姻、情感等个案超过万例,并聘为热线督导。其间,在北师大心理学院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后现代哲学;系统研读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同时,受聘中国农业大学心理辅导老师,从事面询、团体辅导及心理培训工作,荣获优秀辅导老师奖;并受聘华夏心理咨询
取得《高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做心理辅导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听众热线》指导。咨询理念是:以生命关爱生命,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
20年心理之路
——第一期志愿者 程育智
我走过的困惑/学习/成长/快乐
感悟咨询师之修炼
这是我的好日子,走近她—心理学
我收到一份聘书,上写着:“我中心荣幸地通知您被聘为电话咨询志愿人员,希望您发扬助人自助的精神,再为社会各界妇女奉献您的聪明才智和爱心。”
这是<红枫妇女热线>发来的。我深知这个NGO组织,是个精英群体,也是我想往的地方。而这个平台将会给我带来什么?用这个平台我要展现什么?
仅提供两副画面及一份证书, 它可以说明:红枫与我,我与红枫。
<红枫妇女热线>授予水晶牌志愿者
优秀志愿者证书(2011年)
困惑和学习是最佳伙伴
我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但“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于2002—2004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进修完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在我的生命之旅中,完成了从心理学的志愿者踏入专业门槛。同时,我不时地接受中外心理专家的培训。
图一:与北师大陆春林老师探讨
图二:在台湾萧文老师督导班
图三:性创伤工作坊,比利时专家(带红帽者为本文作者)
读研不是求学位,只求成长
我每天,早七点到晚七点,从地铁转公交到北师大上课。每次下地铁要走185个台阶,我虽不是健步如飞,但也矫健前行,共修完19门课程。几度寒暑,我奔波着,快乐着。
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为做个好咨询师打“地基”
实践告诉我,做个好咨询师必备丰厚的理论与札实的实践,两者不可缺一。更珍贵的是:不做空洞的理论者,也不做盲目的实践者。实乃“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做个好咨询师 ,在与案主互动的过程,最终案主收获一种动力,是善的意识及生命的能量,不是什么答案;而咨询师得到的则是境界的提升和灵魂的安宁。你真正“成为”了你自己。
要学好心理学各流派的理论,要读书也要读人,读社会。读人,读社会的修炼,是没有课本的,也没有机构举办这类的培训班或工作坊,全憑自己的心智加坚持。
咨询师更要深造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这一过程无捷径可遁。我的体会是:只有不懈的读书、读人、读社会;专业的成长与人的成长是一致的。
咨询领域是大海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他人创造他们世界的参与者,在众多人的“生命之海”里与其共游。
来访者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其分享生活内容,探其人性隐秘的内心世界。这是个千差万别,又各有独特的大海;是“以生命关爱生命”的神圣过程。
专业对咨询师的要求有两个向度:
一个是案例的挑战程度;
一个是咨询师的专业理论、技能丰厚程度,以及人文学识储备水准。
我们虽做不到学富五车,也要略知一、二。
读书,可以有专攻,也可以博览。学与作要结合好,会练就内功。仅在红枫,我做了超万例婚姻与家庭个案与家庭治疗;在北京高校做面询与团体治疗。每个个案都是独特的,它对咨询师既是挑战也是滋养。
谁帮助了谁?成长的辩证法
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变化的复杂性,而更深层的力量存在于每个来访者,他们是自己的专家。他们的内在力量,有可能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而点燃。如果点燃了,你会有个心灵感应。每个个案都是一个“富矿”,通过互动,共情、同步、引发、激活的过程。
接下来,案主会生成:“你相信我,我也开始相信我自己;你信赖我,我学会信赖你,然后信赖我自己。”
这对来访者与咨询师,都是个美好的心灵感悟过程。
形成咨询风格
不同的咨询风格,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蕯堤亚是温和诚恳地;
罗杰斯是善良的祖父,真诚;
埃利斯像一台会说话,有理性思维的电脑。
我们采取哪种途径形成咨询风格并不重要,只要能使自己表现最好的一面就可以了。
有影响力的治疗师,都凭直觉找到了一种方法,利用个人的性格优势,形成独特的助人风格。这是人格魅力与力量,是咨询师永不休止的必修课。
我所以能有点滴感悟,首先要感谢在京与外地及旅居国外的来访者!
感谢我的家人理解与支持!
感谢科学的心理学!
感谢培养我的组织与机构!
也感谢我自己!
(作者生活照)
(作者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