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理服务 >面询服务 >咨询师笔记 > 城乡结合与现代女性家庭观念——你在争夺什么?
城乡结合与现代女性家庭观念——你在争夺什么?
  • 发表日期:2008-10-27
  • 点击量:5384
        我们经常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女性,她们非常反感婚姻和家庭对她的约束,认为自己是新型的女性,绝对不能接受传统婚姻对自己的约束,只要这样的迹象出现,她马上警觉、然后反应激烈,甚至撤离婚姻,全然不顾自己的婚姻是否需要死亡。然而这些只是消极文化教化下的牺牲品,在自己没有搞清楚之前就仓皇的逃走,为自己和爱着自己的那个人以及孩子都留下更深的伤害。
        思洋,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几年来一直处在家庭矛盾的焦虑之中,最近刚刚逃离婚姻的女性。她和前夫是在单位里认识的,经过好朋友撮合恋爱、结婚的。可前夫老家在农村,还是家里的老大,家里有什么事都要找他。这些也是她下决心离婚的理由。
        促使她下决心离婚的,最初是和同单位里一个要好的小姐妹有关她失败的婚姻交流。她要好的小姐妹也是农村的婆家,并且婆婆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全合人,就是那种什么事情都讲究礼法、规矩的人……她结婚后丈夫就把婆婆接到家中共同居住,从此她和丈夫一直生活在婆婆的指点和规矩套路之中。只要是婆婆看不惯、不顺眼的,丈夫就会要求她按照老家的习惯做,这样两个人的日子一直过的别别扭扭的,一生气这个小姐妹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在家的时候也和孩子睡在一起,夫妻感情大受影响。日久天长这个小姐妹的丈夫在外面有了情人……这个小姐妹终于忍受不住爆发了,再也不肯接受丈夫,一气之下她离开了经营了5年的家,从此宣告了婚姻的解体。
…… ……
        思洋感到这个姐妹平时温言顺语的,都出了问题。联想到自己的丈夫毫无原则的站在婆婆一边,再加上平时老家总是来人,自己的情况和这个小姐妹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切一切都在向着那方面发展,她绝对不想落得像女友一样的下场。她要打一场婚姻保卫战,对象就是婆婆和婆婆的一家,她开始寻找机会,把婆婆撵出这个家,但是婆婆平时比较勤快,她找不到适当的理由。就开始从老家来人的身上找突破口,顺理成章的将平时不爱干活的小叔子‘请’到了工作单位里住;然后又将经常来看婆婆的公公堵在了门外,理由是自己在家休息而公公总是不和时宜的出现在客厅,尴尬之余公公发誓再也不进这个门了。最后就剩下婆婆这个常年驻守的‘长住将军’了,可是老公这次说什么也不让自己的老妈回条件艰苦的老家去……经过三个多月的争执,思洋也终于与老公分手了,理由就是不能等到老公有了情人娶回家门后抛弃自己和孩子!因为她们也“结婚有5年了,平时婆婆不喜欢自己的女儿,说‘孙女长得像思洋、说话也刁钻’,就连给孩子买的衣服都是地摊货。”
        思洋的婚姻完全走入了误区,忘记了婚姻的主体是谁。她的最初目的只是不想让婆婆干涉到自己的家庭,但是没有从积极的角度对待,而使用“驱逐”周围人的消极的“笨”法。
        她如果真的要想自己独立生活,也要赢得老公的支持,她一意孤行的孤军奋战,到头来只能是落得孤家寡人的地步,能怨谁呢?她不缺少智慧、不缺少文化,但是却陷入了‘晕轮效应’之中,她的小姐妹的失败,她恐惧的是不能看到自己也同样失败。
        不难看出她平时与婆婆家人争夺的白热化,她从孩子的教育上、家庭环境空间的占有上…但这些有多少是和夫妻感情有关的呢?彼此都是在争夺爱上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偏差,导致婚姻出现不和谐因素,而婚姻中的主体另一半的力量起了关键作用。
        实际上这些确实应该是思洋自己的空间,单从思洋的角度分析:当初自己选择的是丈夫,爱的是丈夫,不是丈夫的家人,可是缔结婚姻后就要本着婚姻的整体观念,特别是来自于传统的农村文化下的家庭观念,对长辈要本着“爱屋及乌’的理念培养双方的关系,即便不想住在一起,也可以本着尊重的原则合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态度;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也可求助于心理咨询,通过婚姻调试来面对自己家庭的问题。
        后来经过心理疏导,思洋感觉自己的婚姻中双方彼此还有情感,加上她的前夫也愿意参与家庭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她们的婚姻复合了!
 
                                                                                                                                刘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