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热线 >反家暴热线 >研究成果 > 2005年1月家庭暴力热线来电情况
2005年1月家庭暴力热线来电情况
  • 发表日期:2005-02-25
  • 点击量:2324

开通时间:周一至周五
  (13:00—16:00)

  本月家庭暴力热线开通时间为88小时,共接听家暴来电33人次。

  从家庭暴力中施暴情况来看,其中丈夫打妻子的有27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81.81% 。同居及恋爱中男方对女方有暴力行为的有4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12.12% 。妻子打丈夫的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家长对儿童施暴的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

  从来电的地区分布来看,来自北京市的有24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72.72% 。来自北京郊区的有2例 ,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外地大城市的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外地中等城市有3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9.09% 。外地小城市的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外地农村的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

  从性别来看,女性来电者占绝大多数,有3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96.96% 。男性来电的仅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

  从来电话者的年龄来看,20岁的来电者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21-30岁的来电者有1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3.33% 。31-45岁的来电者有19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57.7% 。46-59岁的来电者有2例,占的比例是6.06% 。

  从来电者的文化水平来看,小学学历的来电者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初中学历的来电者有3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9.09% 。高中(职高,中专)学历的来电者9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27.27% 。大专学历的来电者有8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24.24% 。大学本科学历的来电者有8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24.24% 。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

  从来电者的就业情况分析,来电者在职的有23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9.69% 。不在职(包括离退休,无业,待岗)的来电者有7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21.21% 。家庭主妇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

  从婚姻状况来看,在婚的来电者有26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78.78% 。未婚的来电者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离婚的来电者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再婚的来电者有1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3.03% 。同居的来电者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

  从已婚来电者的婚龄来看,结婚1-2年的来电者有5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15.15% 。结婚3-5年的来电者有3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9.09% 。结婚6-10年的来电者有6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18.18% 。结婚11-20年的来电者有9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27.27% 。结婚21-30年的来电者有2例,占总来电的比例是6.06% 。

  综合以上来电的信息,本月热线服务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北京,呈以下特点:

  1.来电者女性占绝大多数,说明家庭暴力中受到伤害的主要对象仍然是女性。

  2.来电者的年龄集中在31-45岁这一阶段,婚龄6-20年,反映出婚姻中家庭暴力的爆发期多在婚后的6年发生。此时夫妻感情失去新鲜感,进入疲软阶段。同时男方在此阶段易出现情感外移。从而引发家庭暴力。

  3. 来电者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以上学历,她们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职业。由此可看出家庭中暴力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女性没有经济来源,需要男性的经济供给而无奈的忍受。特别是一些来电者学历还是大学本科、研究生等。从经济能力上来说是独立的。但还是受一些旧观念如:“家丑不外扬”,好面子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从暴力延续的时间来看,一般都较长,其性质也在加剧。本月来电中就有一个案例,一个30岁女性,大本学历,财务工作者。结婚2年,诉家庭中丈夫对其施暴。先是很轻的推搡,到扇耳光,最后到后来该女性有身孕了还拳脚相加。从这一过程来看,很明显符合了家庭暴力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开始很轻的行为,逐步升级,到伤害性很强的行为。有研究资料表明,施暴者在从很轻到重的暴力行为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制止。不断升级的暴力行为会一步一步的强化他的控制感和占有支配欲。从一次次的施暴行为后,施暴者获取可见利益,如让受虐者屈服、听从等。所以对于家庭中刚刚露头的暴力苗头要予以有力的制止。要让对方知道你不能容忍家庭暴力。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所以对家庭暴力一定要采取绝不忍受的坚定态度。首先是要有防范意识,当感到对方有可能发生暴力的时候,“走为上”。毕竟在体力方面女性是处于弱势。“好女不吃眼前亏”,不要硬顶。减少身体上的伤害。

  其次,对首次的施暴行为。不要姑息。女人心太软。总会被男人几句道歉认错所哄弄,轻易的就原谅,这会给施暴者一种不好的暗示,认为不必为其暴力行为付出太多的成本代价。

  其三、认真分析婚姻状况。评估夫妻关系中的沟通模式;解决问题的模式等等情况。追根朔源,如施暴方是否有燥狂易冲动的人格特质等,或者施暴者在原生家庭中是否有暴力行为习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