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家庭暴力电话:64073800
开通时间:周一至周五13:00——16:00
11月份共接到有关家庭暴力的来电20例,来话者均为女性。丈夫打妻子的有17例,子女打父母有1例,其他家庭成员施暴有1例,离婚后的暴力有1例。
从地区来看,55%的电话来自北京市,外地大城市的来电占5%,外地中等城市的来电占20%,外地小城镇的来电占5%,外地农村的来电占15%。
从年龄看,20岁以下占5%, 21—30岁占25%,31—45岁占40%,46—59岁占20%,60—74岁占5%。
从学历来看,初中学历的占20%,高中/中专/职高占5%,大专学历占20%,大学本科学历占20%,研究生以上学历10%。
从职业看,50%的来话者在职,35%的来话者不在职(包括离退休和无业、下岗人员),农民2例占10%%。
从婚姻状况来看,在婚的有18例,占90%;未婚的有1例,占5%;离婚的有1例,占5%。
本月有这样一例家暴电话,来话者从晚报上看到了一篇有关施虐者心态的文章,她说其中提到的五种表现她丈夫全有。(五种表现:一是大男子主义,力图以武力控制局面。二是自己情绪失控回家撒气。三是有的施虐者明显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和后天社会习得。四是认知或人格扭曲变态,这种人往往自卑、多疑。五是境遇变化,如下岗、遭遇天灾人祸后身体残疾或患重病,自己气不顺便拿妻子撒气。)她丈夫原来是个处长,96年因为不满意单位安排的工作而下岗。她说:“他的脾气特坏,总喝酒骂人,我从不敢回嘴,否则他就打人。现在我腿上还有他用剑打的伤痕!很多年了,他不光打我,还打女儿,我怕极了。许多次,在他睡着以后,我想杀了他。我女儿也说,不定哪天要杀了他。我去过妇联,他们调解没用;我也去过派出所,他们让我去找妇联。我想离婚,他不同意,说离婚他就先灭我全家。他谁都敢打,说的出就做的出。”
来话者哭着说出了她的绝望。她寻求过帮助,但是没有效果;她想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婚姻,但是因为丈夫以她家人的生命相威胁而放弃。家暴来电中还有几例也是类似的问题,她们仍然留在痛苦的婚姻中无法自拔。
受虐女性在寻求帮助时,可求助的人或机构看起来很多,但是真正能给予有效帮助的却很少。法律虽然规定家庭暴力是违法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可以提供帮助,受虐女性四处求助,得到的帮助甚微,还有可能被推来推去。
此外,丈夫以妻子家人的生命相威胁,也是阻碍受虐女性远离暴力婚姻的一个原因。在求助无门而又受到丈夫威胁的情况下,受虐女性很容易产生“以暴制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