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心灵没有依托,无法交流的一种感受。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过孤独的感受。孤独的感受是不好受的,我们没有人喜欢孤独,这是由我们人的本性决定的。人类具有群集性,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的倾向。这叫人类的社会性。
1. 人类生命的早期孤弱不能自助,引起人类个体要和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
2. 人类群集在一起,通过求助他人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每次反复得到强化,使其社会性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特性,所有人类的孩子都必须学习和其他人在一起互动的社会行为。
3. 类的需要的满足都必须依靠其他人的提供才能得到满足。
4. 最早研究人类社会性的心理学家麦孤独,认为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能。(本能就是人不用想就有的行为)
从以上所述可以知道孤独不只是单身的人才会有,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会产生孤独的感觉。不要为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卑,认为孤独只有我们有,别人不理解。每个人的社会欲望程度是不同的,影响它的因素:恐惧情绪、出生排行及性格等。
我们谈谈如何面对孤独:
1. 调整心态:不惧怕孤独、勇于面对现实(与他人的价值观不同、单身一人等)乐观、积极的对待孤独(孤独的有利的一面;更好的安排和支配时间、更自主的安排事情、更能安静地思考一些问题,只能自己计划行动------)。可以参照徐迪老师所讲的培养良好的心态。
2. 人际交往:改变孤独处境,就要善于与人交往。
⑴大家都喜欢热情的人。有个经典的实验,分别以热情和冷酷为主体写出一个人的品质。结果在以热情为主体下尽是赞美的词,而冷酷则相反。可见热情的人是有魅力的。热情的人,由衷地说出赞美的话,他往往面带微笑,这些就是热情人魅力所在。
⑵喜欢别人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喜欢,这是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我们最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愉快的情绪,一想到或看到他们就使我们拥有好心情。另外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说明了我们自己的价值。
⑶保持具有吸引力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作一个好听众,而不是演说家;·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经常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避免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有错主动承认,争辩要有分寸;·不要总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多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永远保持同情心;·尽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3. 必须行动起来:参与社会活动;学习充实自己;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有丰富充实的生活,让别人看到你很快乐,本身就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