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导读】
1. 高敏感型人格清单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扬长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单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吗?如果不太确定,先对照下面这份清单自我检测一下。
1、有着超乎于常人的想法、疑问和很多情绪。
2、有异于常人的易感性,一件小事都会影响心情,尤其涉及到信仰的事反应更剧烈。
3、拥有比他人多10倍以上的观察力、敏感度、情感充沛度。一天24小时,多数时间都在处理大脑中的信息。
4、高度敏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接收器,拥有自己都没觉察到的,观察微小细节的能力。例如分辨颜色深浅度之间的差异性、音符之间的细微音差。还有着精准反映过去学习经验的五官感知力。
5、能够敏感地欣赏外在环境的一切特质,且能够通过对其的感受和思考,将其转化成诗文、图画等艺术作品,或令人赞叹的表演。
6、拥有无意识反射行为的“触发联想”的能力却往往不自知。
7、默然地通过“触发联想”的能力协助记忆,能够记住大量琐碎的信息。
8、“触发联想”的能力让高敏感人拥有极强的发散性思维,因而会有很多天马行空、光怪陆离,无厘头的想法,想象力丰富程度超出别人几十倍。
以上只是粗略列举,如若干条皆中,恭喜高敏感型人格身份确认!
若同时还是内向性格,那就是“内向型高敏感人格”(双重“惊喜”or惊吓简直不要太巧合)。
拥有这样性格和人格的你,人生一定过得比别人丰富辛苦,当然也比其他类型人群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领悟更多更细腻。
目前,高敏感型人格这个群体在世界人口中占比高达1/3,而内向的人中有70%是高敏感者(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
显而易见,性格内向+高敏感度,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无法忽略的共性。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
1991年,伊莱恩·艾伦博士开始研究“敏感”这一人格特点,随后她的研究成果很快发表在各类期刊上。
在所著的《高敏感人群》一书中她提到:
敏感人群常常被误认为只是少数群体,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敏感个性的看法。在轻视敏感个性的文化中,高敏感人群往往更易低自尊。
他们被要求别想太多,更切合实际一些,少一点情绪等等,而这些要求让高敏感型人格的人们觉得自己是不够强大的异类。
事实上,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人格都应该无好坏之分。而对于不同人格类型来说,最重要的是接纳并利用好自己原本的特质,了解自己,而后更好地去生活。
现在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高敏感型人格和这种人格的优劣势。
高度敏感其实是一种生理特征。
一般而言,在同样的情形和刺激下,每个人神经系统的受刺激程度存在差异。
因此具备高敏感特征的人群,能感受到被他人忽略掉的微妙事物,会自然而然处于一种被激发状态,并且被激发的速度比其他人都要快。
而这就是他们看起来比所有人都“敏感”的体感及心理机制。
其实,无论是否高度敏感,每个人在既不过分无聊也不受过度刺激的时候,感觉是最好最恰当的。
正是这种接受刺激程度差异的存在,意味着具备高度敏感人格者观察到的刺激程度等级,均在别人无法注意到的层面。
高敏感型人格的人,有着明显的能力优势。
他们大多是天生的谋臣和思想家,社会中的精神领袖和道德领袖,因为具备这种人格的人常常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洞察力、激情和爱心,并需要更多时间来独处。
除此之外,高敏感型人格还有这些长处和优势:
对细节感知力强
关注行为的意义
对情绪有高觉察力
有非凡的创造力
富有同情心与同理心
心理学家克里斯德,针对高敏感特征的人总结出了一个金字塔逻辑思维层,这一思维层分析了高敏感特征的人在采用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逻辑思考方式之后,对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负面作用。
高敏感人的金字塔逻辑思维层
第6层---精神层面(跟谁?为了谁?)
第5层---身份(我是谁?)
第4层---价值观(为什么?)
第3层---能力(如何?)
第2层---行为举止(做什么?)
第1层---环境(在哪里?什么时候?)
克莉司德指出,在这个逻辑思维层里,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举止通常都是一致的。
换言之就是,高敏感人认为,当我们如何时(价值观),我们就应该如何(行动)。
所以,我们的行为背后往往连接我们的价值观。
但是现实情况是,每一个人思考的金字塔逻辑思维层是不一样的。
对于高敏感度的人来说,当她/他思考时,会把很简单的一件事扩大思考:
1.她不打电话给我,是我做错了什么了吗?
2.她不打电话给我,是她有什么新想法吗?
3.她不打电话给我,是她不想再理我了吗?
“没有打电话”这个简单单一事件,如果从正面逻辑思考链上去看,事实应该是:
1.可能手机没有电
2.可能正忙着工作
3.可能手机不在身边
两者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高敏感型人格的人非常倾向于“非正面”思考,而恰恰是这种非正面思考很容易与人造成误解。
在高敏感人的思考逻辑链中,行为和价值观是绝对对应的关系,有什么行为就代表有什么价值观——你不打电话给我就代表你不想搭理我。
正是因为这样的金字塔逻辑思考链,高敏感人才经常深受困惑和烦恼,直至让生活工作陷入泥潭。
作为高敏感人,要明确认识到性格特征中这一负面对自己的影响和控制,必须学会和觉知不轻易陷入负面思考模式,不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无意义的揣测中。
另一方面,还必须指出的是,高敏感人的逻辑常常停留在金字塔逻辑层较高的地方——身份与价值观层面。
所以如果高敏感人自己不注意觉察自省,就会陷入喜欢辩论精神层面的主题,却忽略回到现实生活的基本面上来。
这样会导致自己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对自己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高敏感人要时刻觉察和自省,控制并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做一个联系客观现实的思考者。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高敏感者,如果所想的,自己信以为真,那么能落地成行,才能信以为真。
有丰富想象力,也有将想象力变成现实的能力,这才是高敏感人变负面为优势,并发挥真正的优势的确定之路。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