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以爱筑梦·用心维权”支队为了了解民间公益组织在反家暴领域开展工作的情况,走访了北京市反家暴民间组织——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枫中心)。
一、关于红枫中心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简称“红枫中心”),于1988年10月创办,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公益妇女组织,长期致力于妇女问题研究、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并积极参政议政,向全国人大政协提交有关妇女儿童发展的政策建议。红枫中心以公益服务为工作重心,以心理咨询和性别平等促进为两大支柱性工作内容。
红枫中心以志愿者服务为基础,目前已招募培训23期志愿者近800名。此外,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简称“枫彩中心”)是在红枫中心从事公益事业近30年的基础上,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枫彩中心同红枫中心一同致力于妇女问题研究、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促进,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众多建设性建议。红枫中心和枫彩中心均设有理事会、监事会及督导委员会,管理、安排一系列公益服务的开展,其中,反家暴工作是红枫中心和枫彩中心的重点工作领域之一。
二、红枫中心在反家暴领域的工作
红枫自成立起便面向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服务,于1993年正式开展了第一项反家暴工作。红枫中心还积极参加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成功地举办了“妇女群体与社会救助”论坛。
1994年,红枫中心从北京城乡各30个家暴个案访谈出发,从男人为什么对女人施暴;女人遭受暴力后为什么不离开;司法系统在维护受虐妇女的合法权益上,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适应社会管理制度的变化,在单位人变成社区人以后,让受虐妇女投诉有门,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同时,红枫中心还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家暴案例集《殴妻——围城内的暴力》(中原农民出版社1998年版),并获得了陈香梅优秀妇女图书奖。
2001年,红枫中心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创建在社区受虐妇女维权与成长发展的新模式“半边天家园”。该项目长达5年,在天津全市3000多个社区全面推广,建立了“半边天家园”。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彭佩云先后多次对其进行视察,确认它为有价值的优秀品牌;
2004年3月8日,红枫专门开通反对家庭暴力热线电话,并开展跟进的服务,至今红枫已接到3200多个家暴电话;
2005年,与中国妇女报联合召开“全国反对家庭暴力与妇女心理健康研讨会”;
2006年,与北大妇女法律中心合作,召开“反家暴心理救助与法律救助论坛”;
2007年,召开“对施暴者进行心理矫治”专题论坛,在我国第一个发出对施暴者进行教育,将法律惩治与心理治疗结合人来的倡导。此外,红枫中心还参加了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联合项目“受暴妇女需求调查”;
2009年,在北京三个城区50个社区开展了“将家庭建设成安全港湾”的活动;
2011年,在河北省广平县开展“切断家庭暴力代际传承”项目,2011年11月开展受暴妇女需求研讨暨红枫心理帮助模型新闻发布会,Kim出席引媒体强烈关注;
2012年,开展雅芳“大声说出来”全球16个国家统一行动,中国由红枫主办,在北京、上海、河北、成都、深圳5省市进行;
2014年11月,与网易女人频道联合开展“针对妇女的暴力”研讨会,同时开展人民网论坛“关于反家暴立法”;
2015年11月与网易女人频道联合开展“为什不离开”专题讨论;
2005年-2018年持续在北京、深圳、广州、石家庄、成都等地开展50余场“消除家庭暴力,建立和谐家庭”社区倡导活动;
2016-2018年与“赠与亚洲”合作,开展为期三年的受暴妇女综合服务项目。
不仅如此,红枫中心曾起草过22个包括反家暴内容的相关提案,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全国两会,有效发挥了民间社会组织促进民主立法和社会公正领域的积极作用。
三、红枫在反家暴工作中面临的困难
从成立至今,红枫中心在反家暴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在走访中支队成员也了解到,红枫中心在开展反家暴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
(1)很多求助者都是线上咨询,故在落实问题的解决时,难以对受害者提供跟进服务。
(2)资金缺乏。红枫早期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基金会,现在政府购买服务和企业资助相关项目一般不涉及家庭暴力相关内容,故对处于危机中的来求助的受害者难以及时提供相应的医疗和食宿等紧急救助。
反家暴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主体的共同努力。除红枫中心之外,2019年7月22日至7月27日,“以爱筑梦·用心维权”支队以分组调研方式赴往北京多家机构对反家暴现状及机制进行专题调研。7月22日至7月27日,共计六天时间支队成员先后走访了反家暴维权中心、公权力机关及其他相关组织进行对反家暴维权机制现状调研,同时支队成员走进多个北京社区为社区的家长和孩子进行公益的反家暴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