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6月17日,备受国人关注的中国女学者章莹颖在美失踪案继续开庭。从调查的内容来看,嫌犯绑克里斯滕森还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从他残忍杀害章莹颖的手段,殴打‘性侵和砍头,以及他反复阅读社交媒体网站关于绑架和强奸幻想的帖子,并在社交网站留言来看,嫌犯和先前心理医生所证实的情况不谋而合,嫌犯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在作案之时还没痊愈。
倘若,嫌犯患有心理问题,医生能够及时出示还没痊愈不适合继续教学的诊断,校方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让嫌犯停课早日接受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惨案的发生。可惜,嫌犯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女学者章莹颖被害。
这嫌犯变态的心理让我们对美国的校园和留美中国留学生安全担忧的同时,也对国人敲响了警钟,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从国内目前现状来看,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配备用于疏导和治疗师生心理疾病的专业医生,很多地方只是在学生遭受暴力欺凌之后,才组织心理医生和专职疏导员进入校园,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亡羊补牢”式的心理疏导完全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师生的心理健康还没有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心理疾病,会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纵观现在的校园,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殴师事件时有发生断,教师因一时暴怒引发的体罚事件也会时时出现,学生间的校园欺凌也是隔三差五继续上演。学生批评不得,稍有不慎就以轻生为代价结束生命的芳华。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有许多人,因为常年积淀的压抑而抑郁甚至轻生。
先前网上爆料,某中学的一名女教师,上课期间发现一名女生趴在桌子睡觉,多次批评无果,一怒之下撕了女生的本子。谁曾想平时文静少言的女生竟然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捡起地上的本子,一边傻笑,一边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同学和教师多番制止都无法让其恢复正常,一时间吓坏了在场的全体师生。女教师只好下跪苦苦哀求,经过哀求和多番同学的劝阻才平息了女同学近乎失常的举动。后来女教师当了图书管理员,女生也没了敢管的教师和她敢玩的同学。试问,女教师今后的人生会不会时常会想起让她心惊胆寒的女同学,女同学今后的人生是否还会一帆风顺?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们都有了心理疾病,一定会影响各自的工作和学习。
师生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师生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近年来某大型网站做的调查来看,中国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者竟然占据了20.7%,较好的只有49.20%,这还是前年调查的数据,而近两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让心理疏导教师走进校园刻不容缓,对全体师生进行心理疏导知识讲座,定期进行检查和疏导也显得更加迫切。
章莹颖案警示我们,师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早点发现患者,让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得到停课治疗是还一个风清气正,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