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中学,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家长觉得不用在意,任其发展,有的家长全家出动,维护孩子的权益。哪种做法好呢?孩子遭受了校园欺凌,家长都应该怎么做呢?
(一)要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深层影响,不要总是觉得大惊小怪
很多家长认为校园里有些欺负行为是非常正常的,孩子小,还不懂事嘛,孩子长大就好了。当然,孩子之间会有一些正常的冲突和问题,比如说两人跑步不小心绊倒了,孩子抢玩具了等等,但是,成人要了解真正的校园欺凌是什么,要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发生频率和隐蔽性,而不能只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和成绩,而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情绪、交往等缺少关注。要知道,在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一些事件,对孩子未来的一生都有持续的影响。所以,要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长远影响。
真正的校园欺凌,是侮辱,是团伙,是持续不断的欺凌,不会以偶然的事情出现。
(二)要想预防孩子被卷入校园欺凌,那就要有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家长学会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处理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少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孩子整天目睹的都是家长之间的攻击和指责,孩子便只能学会这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校中也会用这样的方法,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可是超级强的。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采用温暖、民主的教养方式,而不是批评、打骂等方式,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时,要倾听孩子的想法,问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而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打骂;当与孩子意见不同的时候,要讨论,而不是压制孩子绝对服从。家长在生活中碰到受人欺负、遭受委屈等事件时,要学会更多的非攻击性解决方式,选取更合理的反应,要学会“等一等”,这样,孩子在碰到类似事件时也会更有理性。
2. 家长要和孩子保持沟通。家长必须每天要腾出一段时间跟孩子聊聊学校中的生活、同伴之间的交往等,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对于孩子表达出的不同看法,家长要耐心倾听,不要横加批评和分析,让孩子在家长面前能够很轻松、真实地交流自己的情况。这样,当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时,就能够向家长寻求帮助。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化解孩子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负的行为。
3.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等活动,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自主应对挑战的信心。如果孩子精力过剩,可以学游泳、足球等运动项目,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发泄过剩的体能,还会学到新技能,更能让孩子明白如何控制愤怒情绪。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培养孩子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
4.家长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比如,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尽量结伴而行,遇到暴力时不激怒对方,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不要忍气吞声,独自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