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人们的心灵驿站,又是人们的心灵港湾,是每个人心中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对于未成年孩子来说,家的作用尤为重要,温馨、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对于快乐、幸福的最初体验,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源泉,更是孩子成才的沃土、是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之源。
而当家庭遭遇变故,如家庭成员缺失或父母离异时,孩子内心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就如同蝴蝶失去一只翅膀,外表再美丽也不能拂去心中巨大的伤痛。
“妈,我想换一部手机,我这手机太难用了!”小芳鲅着眉头用食指使劲划动着不怎么灵敏的屏幕。
“才买了几个月又想换?手机不就是个通信工具吗,能接打电话就行了!”妈妈一边收拾屋子一边说。
“还不是你自作主张给我买的这个!”听到这儿,小芳气不打一处来,“当初我说买个苹果,你趁我不在就给我买了这个从来没听过破牌子,丢死人了!我都不爱往学校拿!”
“苹果,那都是有钱人拿的,咱们家什幺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那没良心的老爸都多长时间没给你的生活费了,我卖包子挣的那点钱能维持咱们娘俩的基本生活就不错了!”妈妈苦口婆心地说道。
“爸爸是不是不要咱们了?妈,你们当初为什么离婚?”小芳伤心地问道。
“已经离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你爸爸这个人没有责任心、没有良心,当初我就是被他的花言巧语给蹁了。芳,妈就指望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给妈争点气!”妈妈眼角有些湿润。
“可是我学不进去,一想起学习我就头疼!”小芳递给妈妈一张纸巾,小声嘟囔着。
“哎,你以前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看看现在都快倒数了!你太让妈妈失望了……自从你成绩退下去之后,以前常来家里找你玩的那些孩子们也不怎么来了,真是世态炎凉啊!”妈妈感叹道。
“别说了!”小芳痛苦地喊道,“那是我不愿意跟她们玩儿了,一个个老在我面前显摆,让人讨厌!”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破裂是最可怕的“横祸”,他们对于这场家庭变故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难以面对家庭支离破碎的残酷现实,因而遭受到的打击往往比父母更大。小芳以前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也有很多玩伴,可自从父母离异后她的成绩一落千丈,而且也不愿和同学多接触,这不能不说是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创伤造成的。
从家庭方面来看,父母离异后,谁都没有给小芳一个合理的解释,两个原本相爱的人说不爱就不爱了,这不仅会让孩子困惑,而且还可能让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信任产生怀疑。从父亲方面来看,父亲不仅不常来看望小芳,甚至连生活费都断了,“连自己的亲身父亲都抛弃了自己,”这不可避免地让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
从母亲方面来看,离异后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孩子的心理、性格的养成都和母亲的教育密切相关,而母亲却采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在孩子面前数落丈夫的不是,摧毁父亲在孩子心中高大形象的同时,也摧毁了孩子的安全感、毁掉了孩子自信、快乐的源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看似是一种依赖、一种信任,可这种大山一样的压力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可能会压垮孩子。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爱的缺失而产生一些心理现象,比如自卑、自闭、焦虑、逆反、妒忌、脆弱等,而家庭物质条件贫困、父母不疼爱孩子或来自同学们异样的眼神,都是造成这些心理现象的原因。每个孩子都希望享受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而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有一样不能满足,在渴望、比较和失望中,心里就很容易从羡慕变成忌妒和憎恨,而这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单亲家庭同样能培养出健康、优秀、乐观的孩子,这主要取决于教育孩子的方式。
第一,爱孩子就要用爱浇灌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恨,夫妻离异后也应该给孩子传递正能量,消极抱怨另一半也割不断血脉之亲,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即使父母离异,双方也都要向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相信父母性格不合而彼此分开远比揭露对方的缺陷要好得多。
第二,给孩子寻找一个替代性的榜样。家庭的不完整在客观上剥夺了孩子爱的完整性,给孩子找一个替代性的榜样可以有效化解这种情况。比如,孩子跟着母亲生活,可以让孩子把姨夫、舅舅当作男性榜样孩子跟着父亲生活,可以将姑姑、婶婶来替代母亲给予孩子母性关怀。
第三,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尽可能地让孩子像之前一样正常生活,既不娇惯、也不放纵,不给孩子太大压力,给予孩子应有的自由。
第四,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没有心结地快乐成长。
“宝贝儿,怎么了?看你心神恍惚的。”妈妈关心地问看着窗外发呆的女儿。
“没事儿。”小玉头也不转地回答,“去忙吧妈,不用管我。”
“妈不管你谁管你?妈是你最亲的人,有什么就跟妈妈说说呗,妈妈老了,虽然不太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但是毕竟有经验啊!”妈妈坐下来和颜悦色地劝道。
小玉犹豫了一会儿,低下头去:“爸爸以前还经常来看’我,可是自从有了一个儿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他是不是不要我了?”几滴眼泪顺着小玉的脸颊滑落下来。
“小玉,别胡思乱想了。”妈妈抚摸着女儿的头,“你爸爸公司多忙啊!再说你小弟弟刚出生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你要理解爸爸,他以前多疼你啊,怎么可能不要你!小傻瓜。”
“真的吗?”小玉抬起的眼睛里有了一些欣喜之色。
“当然了,你要是想爸爸了,可以给他打个电话呀!”妈妈建议道。
“好,那我现在就打。”小玉拉着妈妈走向客厅。
家庭变故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但如果已经不可避免,那么无论孩子是跟着父亲还是伴着母亲,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子里,父母都应该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让生活幸福如前,把伤害降到最低,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