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娟简介
王行娟,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女性人才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建设协会常务理事。
曾任中国青年报、北京出版社记者、编辑。1988年离休之后创办了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1998年创立了为单亲家庭进行心理和社会服务的方舟家庭中心。
她社区:是什么契机让您在退休后选择创办了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呢?
王行娟: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前身是中国管理科学院妇女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10月,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是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催生了这家民间组织的诞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时期,社会的激烈变动使妇女面临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参政与就业上。各级党政领导的选举从等额选举制度改为差额选举制度,全国许多省市出现四套领导班子中无一女性的尴尬局面,在北京郊区甚至出现连妇联领导都是男性的状况。
而对妇女影响最为深刻的是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下降。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大量剥离富余人员,其中主要是女性,于是原来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女性分裂为不同的阶层,少量上升为白领、金领、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主管的高位,而大量妇女因下岗、失业、就业难等原因,形成城市新的贫困人群,失去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甚至家庭的地位,居于社会的底层。
很多女性不了解为什么社会的发展要以一代妇女的牺牲或回家作为代价?更不知道怎样适应社会的变迁,重新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当年59岁,刚刚从北京出版社编辑的岗位上退下来。我从80年代初就关注妇女问题,主编过现代女性丛书,参与了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机关刊物“婚姻与家庭”杂志的创刊工作。正是出自对女性的命运的关注,在退休后想为她们跟上历史前进的车轮做点什么。
而在当时,中国没有一家机构研究妇女问题,全国妇联所属的只有婚姻家庭研究会,似乎妇女的问题只是婚姻家庭的问题。成立一家民间的妇女研究组织,研究当代妇女问题,并为妇女服务的构想就是这样产生的。于是我与一些知识女性一起创办了这家民间组织。
她社区:红枫主要做了哪些事呢?
王行娟:红枫中心成立至今已有30年,在30年中我们以心理咨询和社工工作为专业,开展了很多心理与社会的服务项目,创建了8大著名公益品牌:
1、红枫妇女热线
1992年9月2日开通,是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包含心理、法律、婚姻家庭、家庭暴力、性心理,女性健康等专线。热线开通26年来,接听电话超过16万个,数百位咨询师志愿者为来话者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起到了引领社会关注女性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2012年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
2、单亲家庭温馨工程
红枫自2003年开始,将关爱单亲家庭的工作推进到社区,建立了单亲温馨俱乐部、单亲温馨联谊站。通过多种活动,提升单亲母亲的主体意识,认同单亲身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密切亲子关系;并总结出单亲家庭心理与社会服务的工作模型,促进了单亲家庭工作常规化、网络化。2008年获北京市宣武区妇联“单亲家庭温馨工程特殊贡献奖”。
3、半边天家园
红枫在研究妇女热线400个个案的基础上,设计了“半边天家园”工作模型:以家庭暴力为切入点,以社区为基地,以提升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为重点,在社区建立起社会支持和干预网络;同时提升妇女工作者的观念和水平。这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妇女社会工作模型已在天津全市推广,同时被全国妇联誉为全国妇联优秀品牌,以妇女之家的名义在全国推广。
4、每日家教3个十分钟
针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知识、缺时间、缺方法的困境,2007年,红枫设计了“爱的交流10分钟,学习做人10分钟,学习知识10分钟”这一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模型,现已推广到北京、四川、河北、湖北等地20多所学校。
项目从学校、家庭、社区3个层面,通过家长课堂、入户辅导、教师工作坊、快乐成长加油站等活动,以及编印实用的《农民工家庭教育手册》、《家庭教育画册》等图书给家长,促进了数以万计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2012年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红枫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型。
5、失独家庭心理关爱
针对中国100万失独家庭严重的心理创伤,红枫从2013年起,先后在北京、四川雅安开展了失独家庭心理关爱计划。通过举办工作坊、入户访谈、个案咨询、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失独父母走出哀伤;同时通过培训社区干部、编写《关爱失独》实操手册等,推动建立失独家庭心理康复长效机制。2015年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铜奖。
6、“大篷车”儿童性侵预防教育
为减少儿童遭遇性侵,红枫从2011年起,在河北赵县连续两年开展“农村女童性侵犯预防教育”项目。在此基础上,2013年9月,正式启动“大篷车”儿童性侵预防教育公益大讲堂项目。
通过对儿童、家长、教师进行培训,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片在互联网传播,普及预防儿童性侵知识,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儿童遭受性侵伤害的风险。2015年获春风网最佳公益爱心奖。
7、反对家庭暴力
针对红枫热线中较为突出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问题,通过反家暴心理热线、一对一心理辅导、家暴受害者心理支持小组及提供受暴者临时庇护等活动,帮助受暴者拒绝家庭暴力,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通过宣讲、论坛等活动,形成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舆论;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服务,为施暴者和受暴者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8、灾后心理援助
红枫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即开通过灾后心理援助热线,派专家赴灾区工作。2013年芦山地震后,更以创新理念,从改善儿童心理康复环境入手,在灾区实施为期3年的灾后心理援助计划,通过工作坊、个案咨询等活动,提升教师、家长的稳定性。
同时,培养当地人才,促进灾区儿童心理康复环境的持续改善。2014年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灾难救援”年度特别奖。天津港爆炸事故后,红枫又为天津市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开展危机干预,并为天津市妇联进行了志愿者培训。
她社区:红枫资金从哪里来呢?
王行娟:红枫是一家民间组织,资金全部自筹。早期开办的经费是几个发起人筹集的。我们主要是通过设计项目向基金会提出申请,以项目经费来开展工作。2016年年底,红枫中心以枫彩的名义注册了民非组织后,可以从政府那里购买服务,多了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
她社区:志愿者是如何加入红枫的?
王行娟:红枫中心是最早开展志愿者服务的一个组织,从1988年成立时所开展的第一个研究课题“中国社会妇女就业趋势的研究”,就是以志愿者组成课题组完成的。1992年开通了妇女热线,上线服务的全部是志愿者。
红枫的志愿者不仅支撑着妇女热线的运行,他们还是红枫开展课题研究、编辑写作书稿的主力军。红枫出版的40部书籍,都是志愿者参与完成的。红枫成功地将心理咨询推进到社区,为贫困单亲母亲等组织团体心理成长活动,主要也是依靠了志愿者的力量。
红枫差不多每年都会招聘一期志愿者,至今已招聘过23期近800人。招聘过程是,由志愿者提出申请,红枫督导进行面试和心理测试,合格者进入培训阶段。培训一般进行8天,除进行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外,重点介绍红枫志愿精神和社会性别的理论。
培训后志愿者听线3次,然后在督导的陪同下上线试服务3次,合格者签约成为志愿者。我们有一整套管理志愿者的制度和不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规范安排。
她社区:是什么原因创办了“方舟家庭中心”?
王行娟:红枫中心是最早关注单亲群体的一个组织。在1992年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以后,我们就接到单亲母亲的来话,她们在电话中诉说了在离婚以后,带着未成年的子女,过着穷困、艰难甚至不被亲属和社会接纳的生活。
她们的困惑引起了红枫中心的注意,并开展了单亲家庭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以单亲母亲与未成年子女为主体的单亲家庭已经成为城镇新的贫困阶层和弱势人群,她们存在三大困难:一是物质生活的困难,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失灵,抚养费用获取困难,一些下岗职工仅靠低保度日。二是对单亲身份难以认同,很多人迟迟不能从婚姻解体的状态中走出来,在人前抬不起头,负面情绪严重。三是在子女教育与亲子关系上出现问题。一些单亲家庭子女还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危人群。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红枫中心主持的非政府论坛:“妇女群体与社会救助”,第一次提出了单亲母亲的社会救助问题。同时我们上书政府,建议社会关注单亲母亲问题,给予她们迫切需要社会关怀和帮助。
红枫中心在1998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为单亲家庭服务的方舟家庭中心,为单亲母亲及她们的子女进行心理与社会的服务。2003年,红枫中心将关爱单亲家庭的工作推进到社区,与北京市原宣武区妇联联手,进行了两次大型的单亲母亲心理状况调查,在8个街道为单亲母亲开设成了成长工作坊,举办了5期亲子沟通夏令营,在社区为单亲子女举办过14期快乐成长活动站。
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我们与区妇联一起,在区级建立单亲温馨俱乐部,在街道建立单亲温馨联谊站,使单亲家庭工作常规化、网络化,并总结出单亲家庭心理与社会服务的工作模型——关爱单亲家庭温馨工程。
她社区:在此之间遇到过哪些挫折和困难?
王行娟:可以说有三大困难。第一个是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建立的初期,民间组织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很多政府官员不知道什么是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作用是什么。所以我们经历了怎样让政府了解我们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2016年才注册民非成功的原因。
第二个困难是经费的困难,筹款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经常有红枫还能维持多久的忧虑。妇女热线是我们最著名的品牌,过去由国外的基金会资助,现在不资助了,至今我们都没有找到比较稳定的资助单位,真的好害怕开通26年的热线会有朝一日办不下去了。
第三个困难是人才的困难。红枫现在的队伍严重老化,基本上由退休人员组成。为什么会这样?与经济困难有关。那么低的薪水招不到有才华的年轻人。
她社区:您对红枫有什么愿景?
王行娟:上周我会见了加拿大的大使麦家廉先生,请他为红枫的30周年题词,他写道:“祝贺红枫走过了成功的30年,希望下一个30年更加精彩。”这也是我的愿望,希望红枫成为百年的老店,长长远远地为妇女与儿童服务,把我们的八大品牌推广出去,造福更多的人群。
她社区:红枫中心作为她社区“橙色日”启动联盟之一,与她社区开展了“留守儿童之殇”、“反家暴”圆桌直播及“单亲妈妈”多场公益活动,同时您还是“橙色日”的宣传大使,想问您对“橙色日”行动有什么感想,还希望合作开展哪些公益活动呢?
王行娟:希望与她社区继续合作,共同致力公益事业。她社区有8500多万网民,年轻现代,充满活力,还有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优秀团队,我们可以在女性健康促进,快乐成长领域深度开拓、创新思路,为性别平等、女性优先发展从我做起,建新功,立新业。
红枫中心面向她社区单亲妈妈,可以开展免费和优惠的心理咨询,有需求的朋友,可以拨打红枫妇女心理咨询热线电话:010-6403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