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理学堂 >恋爱婚姻 > 紧张的亲子关系映射了夫妻问题
紧张的亲子关系映射了夫妻问题
  • 发表日期:2018-04-10
  • 点击量:1354

      孩子“不听话”受责备,其实在转移着缺爱的家庭矛盾。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解读求助个案,向读者们展示父母感情对孩子的重要性:夫妻关系和谐,方能营造安全温暖的育儿环境,孩子才会感觉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幸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道岚 通讯员冯清梅


  个案:

  小学生写作业拖拉 父母督促到凌晨

  小伟是小学三年级的男生,圆圆的脸上有一对大眼睛,可爱中带着一点小男生的帅气。在未成年人心理与援助中心李长虹老师看来,小伟是一个安静又腼腆的学生,“虽然不爱说话,但大眼睛传递给咨询师一种无奈,似乎透着一些渴望,也带着一些忧伤。”

  在小伟的父母亲眼中,孩子身上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放学迟迟不回家,回家了不能安心认真完成作业,父母的话基本不听,在家里和父母基本没有交流等。其中最让父母头疼的,就是每天作业都很拖拉。因为家庭作业总是拖拉,父母每天都要督促小伟做作业,半小时就能完成的家庭作业,他要花上三四个小时,经常十二时多才能睡。父母感到生气和疲惫,无奈之下求助咨询。


  倾诉:

  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 常受责骂变得沉默

  小伟出生后一直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母亲在小伟出生几个月后离开小伟,到广州和小伟父亲一起打工,五年后弟弟出生,小伟也到了读小学的年纪,才第一次来广州和家人团聚。小伟母亲说,家里弟弟还小需要照顾,自己也承担家务和工作,每次看到小伟不听话,不做作业,就很容易生气,继而责骂。晚上,小伟父亲下班回家看到儿子还没做完作业,也开始责骂。久而久之,小伟表现得内向,很少在家里说话,心事也不说,父母责骂也没有回应。在家里只喜欢和弟弟玩,可是一旦和弟弟玩,也会被责备不认真完成作业。

  李长虹观察到,小伟的父母在咨询过程中分开坐在不同的沙发,父母全程没有眼神的交流,只是轮流表达对小伟的无奈。小伟和父母保持距离地坐着,也几乎没有交流。谈到以前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伟独自默默流泪。李老师暗示坐在身边的小伟妈妈:“你可以抱抱孩子吗?”小伟妈妈有点生硬地摸摸孩子的头,也难过抽泣:“他难过,我也不容易,我也很辛苦。”小伟爸爸则低头沉默。李老师认为,“这个家庭成员相互间在情感表达和情感回应上有所匮乏,并能感受到彼此之间对情感的渴望。”


  分析:孩子转移了家庭矛盾的焦点

  李长虹表示,小伟的成长经历中一直缺乏情感连接,特别是来自爸爸妈妈的情感滋养。父母亲在小伟出生后,没有条件亲自照顾到他,弟弟出生后,夫妻情感越来越疏远,各自带着孩子睡觉,夫妻之间很少有沟通交流。作为妻子的妈妈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在工作和家庭压力下,负面情绪无法控制地发泄到小伟身上。作为丈夫的爸爸因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待遇差,也得不到妻子的认可,负面情绪也是无法控制地发泄到小伟身上。

  “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孤独又互相抱怨,彼此之间情感是断裂的。”李老师指出,小伟无意识中做作业拖拉的行为,成了家里关注的焦点,这也许是他作为孩子的渴望——这份不健康的关注中,他也承载了被指责和埋怨的压力,也默默承受着父母的负面情绪;比起看着父母亲互相指责埋怨,等着父母亲数落自己做作业拖拉,对一个家庭的和谐来说,似乎更加安全。


  建议:正视夫妻关系才能改善亲子关系

  李长虹认为,在家庭关系里,夫妻关系是第一位,其次才是亲子关系。妻子需要丈夫的关心和疼爱,丈夫也需要妻子的尊重和认可,夫妻和谐,才能营造安全温暖的家庭环境来养育孩子,孩子才会感觉到父母的爱和家庭幸福。

  在小伟的个案中,父母亲觉得小伟做作业拖拉的行为是主要问题,他们尽了努力进行各种管教甚至责骂,结果都不能帮助到孩子,亲子关系反而越来越僵,孩子也越来越自卑和内向。父母亲在各自都很累很疲惫的时候,只会互相埋怨,彼此在无助和孤独的时候,都没能互相依靠,情感上不能互相支持。作为丈夫的父亲和作为妻子的母亲心理上越来越没有能量能温暖到孩子,情感上也没有更多的爱能传递给孩子,孩子在不和谐和不温暖的家庭气氛中成长,内心也是不和谐的。

  “在孩子自己也孤独无助的时候,在他没有能力能照顾好自己的时候,行为问题就出现了。”李老师鼓励小伟的父母正视夫妻关系和孩子行为问题之间的联系,为了孩子的成长,成为可以互相支持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