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侯志明老师在北京建筑大学,为社工专业的学生做了一场如何接待家庭暴力受暴者的专题讲座,来听讲座的有社工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20多人。
课上,侯老师首先介绍了红枫开创的,适合社区工作的第三种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模型----社工心理咨询模式。鉴于我们现阶段的社会状况,很多人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对心理咨询不知道,不了解,我们作为专业服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主动走近需要服务的对象,然后随着关系的建立,工作逐步走向规范。这样才能使更多的需要者受益。
然后侯老师介绍了红枫在社区居民中和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的大型活动,“预防女童性侵大篷车”项目,普及家庭教育的“三个‘10分钟’”----圆梦工程项目,面对失去独生子女人群的“失独”项目,最后详细介绍了“反对家庭暴力”项目,使大学生们了解到社会在心理需求的几大方面。
最后,侯老师用具体案例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分析,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促进同学们思考。更令人钦佩的是,侯老师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不足拿出来与同学们讨论,这让我们看到了侯老师为工作兢兢业业,忘我的精神。
讲座结束的时间到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侯老师还为当时就有需求的听众做了个体咨询。参加讲座的很有受益。
课程测评发了40份,回收38份,统计结果大家对课程的系统性,结构性,信息的实用性评价非常高,对施暴者的类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环节也有很深刻的体验,表示非暴力沟通对自己的生活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