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离婚率仍会呈上升趋势吗
有专家提出,未来的21世纪,离婚率仍会呈上升趋势。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离婚现象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造成离婚的原因,第三者插足(婚外恋)占第一位,其次是婚姻基础不牢(草率结婚)以及家庭琐事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婚姻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生育合作社、经济共同体性质的搭档关系,而变成了通过婚姻关系满足男女双方的情感需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性的需求的共同体。因此离婚案件的增多,单从道德上、法律上追究,对婚姻本身来讲,并不存在特别的意义。而如果把更多的工作做到结婚前、离婚前,让每一个即将踏进婚姻大门及准备离婚的人,对于婚姻的意义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即将跨入的婚姻及已经历的婚姻有个全面的思考或反省,对婚姻本身也许会更好。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有婚前学校,对于离婚也有类似我国法律调解的婚姻危机机构,但比我国法庭调解程序更完备、人员更专业,欲离婚的人拿到了咨询专家的意见才能步入法庭办理离婚。这样对于婚姻本身也许结局会更好。
人们对婚外情会更为理解和宽容吗
有人提出,21世纪人们对于婚外情的理解和宽容可能增加,这样对当事人的情感伤害会减低,在处理婚姻关系时更趋向理性化。有人则反对这种预测,认为对“婚外情的理解和宽容”将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大大增加,而且许多相关配套法律不能跟上经济发展步伐。若某一女抚养一个孩子,前夫给的抚养费没有考虑这些年物价的上涨因素,更有甚者还拖欠不给,于是部分单亲家庭就会形成一个新的贫困阶层,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会随着经济地位的下降而下降,其子女不能得到较好的教育,继续深造也缺乏经济支持。
目前舆论界似有一种倾向,即对婚外恋采取宽容的态度。其实,在西方对婚外恋也基本持斥责态度,比如对克林顿总统的弹劾,认为这是一件丑闻,在舆论界予以谴责的导向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对于“廊桥遗梦”那种痛彻心肺的爱情,人们又应如何解释呢?应该看到,那不是规律,而是个别的。我们的舆论如果支持这种“宽容”的导向,实际上可能是危险的。一些男人标榜所谓爱情,实际上是以玩弄女人为目的,“爱情”成了不负责任的借口;况且,“一夫一妻制”是经历了多少个世纪演绎下来的合乎情理的最佳形式,能否有更好的婚姻形式来代替它,这些都值得人们深思。
男性学研究日趋重要,它应成为婚姻家庭领域重要范畴
有专家提出,21世纪夫妻关系将更加趋向平等,男性将主动学习婚姻调适的艺术,使婚姻质量提高。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一些男性对妻子感到越来越难以理解,比如一位男性用"恐惧"这个词来谈对妻子的感受,因为他妻子在夫妻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主动。其实,这诸多男性的"不适症"来源于几千年传下来的"大男子主义"。
传统意义上的男女性别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妻随",而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尤其是妇女素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夫妻关系了,男性必然会形成诸多的困惑和压抑甚至悲哀。
长期以来,封建势力对妇女的压抑、迫害和歧视很深,于是妇女翻身求解放的问题比较受重视,女性学研究比较先进,而始终被冠以"强大"的男人的悲哀和困惑却很少谈及,更不用说去研究了。男人们在婚姻家庭中遇到困惑怎么办?开展男性学研究刻不容缓。
开展男性学研究,主要应在宣传上科学的引导男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男人忠实于"配偶"等等,提高男人的素质。最近丹麦召开妇女会议,许多男性都去旁听,这说明许多男性已意识到,只有男女两性的共同解放,才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另一方面也提醒了人们,妇女解放是人性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有男性的理解、支持和参加。
协议离婚、"试离婚"将会成为文明、理智分手的首选方式
目前,对于离婚,我国采取两种程序,一种是协议离婚,以双方同意,财产分割、子女归属无异议为前提;另一种是法院判决离婚。随着人们素质的日益提高,无论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已基本能清醒的面对离婚,因此选择对双方杀伤力最小的方式是相当一部分人明智的选择。有专家预测,协议离婚、"试离婚"将会成为文明、理智分手的首选方式。
对于离婚的话题,人们更加关注现实。例如是否应当把夫妻互相忠诚的义务、离婚过错方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写进婚姻法?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另一种意见认为法律不应该也管不了道德范畴的事,否则很可能使法律形同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