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
人际关系体验与成长小组招募简章
我们的生存,无论愿意与否,都需要面对着各种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伴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等等。与他人关系是否感到满意,成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快乐与幸福的重要因素。种种内心的不适感受,也都会追溯到在人际中无法获得满足,与别人关系中遇到困难所带来的困惑。
人们有一种天生的倾向:希望被他人注意,希望获得赞同和肯定。并通过三个层面——在自然界中、在人群中、在自己内心中——感受自己的存在。如果对自己的存在不确定,不满意,或是感到迷惑不解,没有得到来自他人和来自内心的肯定,都会引发痛苦的感受:自我否定、孤独寂寞、害怕亲密、被动依赖、压抑愤怒、感到自卑、不敢拒绝、担心分离……,种种心理的困境。
团体,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团体成员,代表着各类不同的人。对于个体在群体关系中的困惑,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地解决,只能依靠团体的动力。团体,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圆圈,为大家提供一个场所,成员们在团体中相遇,置身其中,建立联系,与他人自由地互动,交流和表达情绪,感受内心,理解他人,创造出安全与相互信任的氛围,可以真诚给予,也可以得到反馈,在互动中观察我们与人交往的模式,互相支持鼓励,学习并尝试新的行为方式。
在团体活动中,我们观察、体验和思考:
自己用怎样的行为方式与人发生连接?自己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自己的行为方式带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别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什么样的行为制造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自己的初衷与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我们内心感知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如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等等。
通过觉察与思考,接近自己的目标:
找到并体验自己在人际中的存在方式,提高在关系中的觉知水平,识别并且理解自己在互动中出现的情绪感受,明确与人交往中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并承担责任,最终得到在人际交往中更多的选择,并调整那些不恰当的模式。
我们愿意为大家创建一个这样的团体,为每位成员提供在人际中体验与实践的机会,使我们能够走近他人,融入群体,找到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与存在感,尝试如何获得现实的、相互满足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更趋接近,促进心理健康。
欢迎有以下意愿的成员参加:
对当前人际关系感到困扰、不满意,希望改变;
希望改善亲密关系(婚恋、亲子、家庭等);
希望提升在人际关系中的感受力和敏感性、改善社交技巧、沟通方式;
希望探索自我,了解自己在人际中特点,获得成长;
希望在团体中得到体验,扩展、丰富自我内在世界的心理学专业或社会各方面人士。
【团体形式与人数】互动、封闭式团体,6~8人。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周日下午14:00至15:30活动。共20次。
预计2014年11月中旬安排入组前访谈。
【团体费用】每人每次活动150元,共计3000元(含入组前访谈)一次交齐,缺席或中途退出不退费。
【报名方式】电话或电子邮件报名。
联系人:姜老师 戴老师 010-83546390
邮箱地址:hhntty@163.com
【缴费方式】现金或转账、汇款。
现金: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西里5号楼3层304室,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
转账、汇款:
汇款账号: 0835 0012 0100 3040 39142
开户名: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
【补充信息】
1,这是一个连续、封闭式的团体,每位成员对团体都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有固定的活动时间设置,参加者需要有持续、稳定出席团体活动的时间。
2,这不是一般的社交团体,活动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由团体经验而引发的情绪感受,事先了解这一点并有所心理准备,可能会帮助每位成员全程参与并获得成长。
3,作为团体设置的需要,现实中的特殊关系,如:朋友、同事、恋人、夫妻等,不宜同时参加团体。
4,入组前个别访谈时,带领者会帮助报名者获取相关信息。
【团体带领】
梁珊珊,女,心理治疗师、医师、注册助理心理师、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带领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在职研究生。曾经从事医疗教学和临床工作十余年;企业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工作十余年。自2000年主修心理学,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培训、技术训练与督导。个案咨询上千小时,带领团体咨询200余小时,接受督导400余小时,个人及团体体验100余小时。现在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志愿者并兼职心理咨询;北京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
咨询理念:
我们的心灵,像是一座绚丽多彩的神秘园,它让我们成为人群中独特的那一个,使人生充满跃动的活力。真诚相待,尊重人性,愿与希冀获得心灵成长的朋友一同探讨、体味人生,在心灵的花园里领略每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