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中关于咨询方案写作部分的内容,咨询方案可由: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关键点的分析、初步印象、初步诊断、确定诊断、咨询目标、咨询方法、咨询过程、备注十部分组成。下面具体介绍每一部分如何写作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一、临床表现
根据摄入性谈话所了解的情况;若是考试,则根据试题提供的案例素材,从求助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和求助者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综述求助者的状况。写作中应注意的是,以案例的素材为基础,不添加,不遗漏,程度准确,主次清晰,简单明了。
二、相关因素
这部分的内容应是除临床表现以外的与求助者的问题有关的情况。例如:求助者的生理情况,求助者的亲属和社会关系情况,生活环境情况等各种背景资料。写作这部分的注意事项与第一部分相同。
三、关键点的分析
判断关键点的标准是该心理因素存在时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可能变化,但性质不变;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写作时应指出关键点产生的原因以及与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逻辑关系。要注意的是,关键点不能很多。
四、初步印象
这部分要做的工作是,根据区分精神病与非精神病的三条标准和心理紊乱的判断标准,遵循从重到轻、由粗到细、先大类后小类的心理问题筛选的顺序,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是否是精神病的判断。如果不是精神病,要做出是心理紊乱中的哪一类的判断。判断时,求助者的自知力和主动求助行为以及主观痛苦体验是很重要的依据。要注意的是,因精神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遇此应及时转介精神病医院,并在咨询方案中写明。边缘状态的求助者也需要与精神科大夫会诊才可确定治疗方案,写咨询方案时对此应予注意。
五、初步诊断
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求助者典型的特异行为做出。应比初步印象的判断更具体。例如:某症、某问题。
六、确定诊断
确定诊断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做出。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说明病因。
七、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依据求助者的要求,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和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求助者协商确定。要注意目标应属心理学范畴,积极、具体、可行、多层次统一的、可评估的。
八、咨询方法
须写出拟采用的理论或方法及预期的作用。
九、咨询过程
设计咨询过程时,可根据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咨询方法的特点确定咨询的次数。根据心理咨询的三个阶段:心理诊断、心理帮助、结束巩固,确定各阶段的任务。根据采用的理论与方法、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和咨询目标确定每次咨询的内容。一般有宣泄情绪,建立关系,收集资料,问题诊断,确立目标,逐步改变,巩固成果的内容。在结束阶段应有咨询效果评估,处理分离焦虑、心理依赖的措施和结束后的跟踪回访工作。注意每次咨询内容间应有的逻辑关系。
十、备注
这一部分的内容可根据需要写作。一般可写前面部分不能包含的内容或需特别说明的事项。
以上是咨询方案十个部分的写作内容和注意事项。这些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应指出的是咨询方案具有咨询工作计划的性质,当咨询工作的发展出现新的情况时,咨询方案应随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