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红枫志愿者 >志愿者园地 > “我生命中的重要时光”——第二期志愿者王玲
“我生命中的重要时光”——第二期志愿者王玲
  • 发表日期:2012-03-20
  • 点击量:5015

王玲,老三届人,曾在内蒙古通辽插队。光明日报主任编辑,首都女记协特邀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专家团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首批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现任红枫中心督导。红枫中心第二期志愿者。在红枫中心做志愿者19年。多年来,关注婚姻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做了多年的个案咨询、研究,出版了多本有关书籍。

以下是19989月,为庆祝红枫中心成立10周年在“妇女热线简报”上发表的纪念文章“我生命中的重要10年”。以及20089月,在庆祝红枫中心成立20周年大会上,作为志愿者代表的发言:“脉脉红枫情——庆祝红枫成立20周年”。

 

 

 

我生命中的重要10 

                ——第二期志愿者王玲

 

在红枫年末辞旧迎新的联欢会上,我们14位参与热线服务10年以上的志愿者受到表彰。听着朋友们的欢声笑语,捧着红枫奖励我们的纪念品,回忆这十几年来的心路历程,真是感慨万千。

我是1993年来到热线的。那时热线在地安门中学院内,名称为“中国管理科学院妇女研究所”,只有一条热线。而当时的我,除了热情,根本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更没有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从那时开始,在热线领导和督导的耐心帮助和指点下,我努力学习咨询员应有的知识和咨询技巧,一点点的积累,一步步的探索。每个月的研讨会我都参加,专家、督导们的讲述使我获益匪浅,同时认真学习同行们的经验,不断丰富自己,我觉得自己真的进步很大。

后来,热线搬到了东四十四条,妇女研究所也改名为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红枫的理念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我觉得这是最生动最真挚的语言。在红枫这个大家庭里,我学会了“助人自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成长,这是我在红枫最大的收获。

似乎已经成了习惯,遇到忧郁的事情,来到红枫,朋友间倾吐一番,烦恼悄然离去,心情恢复平静,继续在安然中享受生活;在迷茫的日子里,来到热线,静静地聆听督导们接线,朴实亲切的语言品评人生,此时,失意、焦躁、伤感……都会在感悟中化解。

在接线过程中,与来话者共情,心与心的沟通,诚对诚的交流,在尊重与理解中给予来话者倾力相助。从中我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在红枫已经有11个年头了,红枫在我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

20029月,我与红枫的同仁们一起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年龄大了,记忆力差了,又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还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几次我都想打退堂鼓,是红枫的学友们相互鼓励、热情劝说,我才得以坚持下来。去年底,我终于通过了考试,成为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心理咨询师。没有红枫,怎么会有今天的成果!

在红枫的10年,是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10年。今后,我还要与红枫共同成长。今年,红枫成立了理事会,又有了许多重大举措。作为非政府组织,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红枫的影响都在日益扩大。作为红枫人,我们感到骄傲。今年,我要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红枫的工作中。

 

             脉脉红枫情——庆祝红枫20周岁生日

                    

                        ——第二期志愿者   王玲

 

各位来宾、志愿者同仁、红枫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欢庆红枫20岁生日。从诞生到今天,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进入风华正茂的青年,红枫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我们志愿者在红枫这个充满爱意的大家庭中,播种爱心、收获快乐、享受幸福、获得成长!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作为志愿者代表,在这里向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我是红枫第二批志愿者,志愿年龄已经15年了。回想起我进入红枫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2年的夏天,我在天津师范大学开会,得知晚上有王行娟老师的讲座,我虽不知道讲座的内容,但是对王老师写的书“贺子珍的路”非常钟爱,于是我参加了讲座。那天,王老师讲了红枫的前身—王老师创建的中国管理科学院妇女研究所开通了全国第一条为妇女姐妹服务的妇女热线,王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会场的每一个人。那天,酷暑难捱,教室里的空调坏了,王老师和听众们都是汗流浃背,但是3个小时的讲座,没有一个人退场。就是在那个会上,我下定决心,做一名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姐妹奉献自己的爱心。从此,我与红枫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走进红枫,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红枫的理念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只有将红枫的理念溶化在血液里,才能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第一次电话咨询,是于景莲老师的鼓励才使我顺利坚持下来。我参加了两次热线从书的编写,每次王行娟老师都付出很多,老一辈的志愿者,为我树立了榜样,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我们自己活得精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才有可能影响他人。

    于是,我和同仁们一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让我们的爱心不断升华。除了接听电话,接待面询,我还参加了首图讲座,农民工子女教育项目,打工妹之家的单身母亲成长小组,为方舟单亲母亲小组讲座,等等。在红枫,我从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成长为一个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心理咨询师。我衷心地感谢红枫,并身体力行,将红枫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

    在红枫这个充满了爱意和温馨的家中,我们付出着、收获着、奉献着、汲取着。15年了,我收获的比付出的多,汲取的比奉献的多。从地安门中学的陋室到东四十四条的两居再到今天的万博苑,红枫在发展、壮大,而我们也在红枫提升了爱的能力,不断获得心灵成长。生活中的烦恼、困惑,在这里可以得到化解,工作中的成绩、快乐,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与朋友分享。

    几年前,我的双亲相继去世,因为不在一个城市,多年来,我只能在节假日期间看望他们,我深感没有尽到一个女儿的责任,内心充满了内疚与懊悔。而此时,我的工作也处在中年危机,新闻工作的特殊性,使我感觉很难再有发展,自己好像陷入人生的低谷。是红枫的姐妹们帮助我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在红枫的“成长小组”,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生与死的认识也有了升华。通过大家的讨论让我领悟到,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所以我们的生命必将走向一个遥远的地方。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仍然可以永远充满信心,充满一种拼搏到底的精神,快乐地面对人生。“用生命影响生命”,我对红枫的理念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同时把这个对生命的感悟用到咨询中,效果非常好!

    一位电话求助者在给我寄来的贺年卡中写道:“我想你一定很美丽(不是漂亮,而是圣洁),冬天的寒夜里,每当想起你,我真的感到很温暖------”这张贺卡我一直珍藏着,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话语更让我欣慰?!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在用心、用爱,用生命,做着一项伟大的事业。

    2005年,我应邀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群体”的演讲;2006年,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作了“和谐家庭建设漫谈”的讲座;去年和今年,我在山东举办的“百名专家下农村、百万家长进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的活动中,先后为潍坊、临沂的几万名农民家长们朋友作了家庭教育讲座。同时,在中央和北京电视台做有关婚姻家庭的节目嘉宾。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红枫的培养。所以,每到一处,我都要说到我的成长经历,宣传红枫的理念和志愿者精神。

    我插队做过知青,当过老师,现在的工作是编辑,是新闻工作者,同时还是心理咨询师。我先后有这么多的职业或者说不同的角色,但最值得我自豪的就是我是一名志愿者,这将是我终身的职业,永不退休,永不下岗。今后,我将和红枫的志愿者姐妹们一起,继续发扬红枫精神,对那些求助者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生命,让红枫叶更红,枝更茂,事业更发达,生命更精彩!

 (作者与以色列学生在一起)  

(作者参加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