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线简报 > 当好父女之间的“双面胶”
当好父女之间的“双面胶”
  • 发表日期:2011-05-29
  • 点击量:5845

 

 

当好父女之间的“双面胶” 

         孩子的爸爸工作一直很忙,平均一周出两次差,平时很少有机会陪伴圣妍。最近终于有机会休息,本想在家的时候能多陪女儿玩玩,增进一下父女感情,没想到,只要爸爸在家,女儿“凄惨”的叫声就不绝于耳。
 譬如,以往每天妈妈下班,圣妍都会满心欢喜地扑向妈妈的怀抱,和妈妈好好腻乎腻乎。可现在,爸爸却会在旁边“百般阻挠”,“让妈妈洗手去!”“妈妈要帮姥姥做饭!”或者“妈妈累了,让妈妈歇会儿!”……这时候,女儿就会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然后,哇哇地叫喊起来,有时候眼泪都哭出来了,看得我好不心疼。
 对此,我和孩子的爸爸交涉过好多次了,却不见成效。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他也经常满不在乎地反驳我、打击我。因为教育观念相悖,又听不进去对方的建议,所以我们之间的争执越来越多,让我感到十分苦恼。作为年轻一代的父母,在面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能合理解决分歧呢?                                                                               圣妍妈妈


圣妍妈妈:
 你好!
 从你的叙述中,我看到了一个正处于烦恼中不知所措的妈妈。一头是你的老公,一头是你的女儿,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人,如同你的左右臂膀,本来可以拥抱在一起过上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可是,现在看上去却似乎并不那么和谐。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你老公渴望与女儿建立感情,只是风格不同。他对女儿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不是他不想做好,而是他作为爸爸,与你有着先天的性别差异和不同个性,再加上经验不足,自然在与女儿沟通玩耍的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见得女儿不喜欢。有些孩子“惨叫”正是因为他们很兴奋,很开心,很喜欢这样玩。所以,作为妈妈,你应该理解、包容、支持他,不要强求他和你一样。
 其次,夫妻教育观念相悖也是很常见的。来自不同家庭的两个成年人组建新的家庭,童年的成长烙印,原生家庭的教育影响,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都会影响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日常生活规律和习惯。有相似有不同也会有相悖,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同样不可避免。

  第三,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在夫妻沟通顺畅的家庭中,夫妻双方或以长时间的共同生活和爱情为基础,或以理性为基础,形成了相互依赖、彼此适应的有效的沟通方式。而相反,沟通无效的夫妻之间,抑或是缺乏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则导致了种种矛盾冲突。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表现明显。所以,你们夫妻之间并不仅仅是教育观念相悖的问题,还要考虑你们的沟通方式。
 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你们能够逐步改善沟通状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不伤害对方,又能合理解决分歧。
 1.夫妻在教育孩子时,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唱反调。
 比如你们对待女儿的方式,一个溺爱一个严厉,一个想让孩子多学点本领,一个却提倡让孩子放纵地玩耍。渐渐地,女儿就会无所适从,或者学会了“两面派”。所以,当你觉得老公对待女儿有什么不妥的时候,你不要当场反对或者指责他,而是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趁老公情绪不错的时候再和他沟通。因为你们毕竟都有一个共识,为了孩子好,所以只要你有耐性、有诚心,另一方总会积极回应你,通过这一共识商量出较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当你老公“百般阻挠”女儿扑向你的怀抱,你可以告诉他,女孩儿“腻乎”妈妈是正常现象,甚至还可以撒娇地对他讲:“我不是还爱腻乎你吗?”
 2.夫妻在教育孩子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慈搭配。
 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会养成孩子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反之家长平时对孩子太严厉,又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把握好严慈之度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遵守必要的规则非常重要。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需要夫妻之间的默契配合。
 你作为妈妈,可能平日对女儿的生活照顾比较耐心细致,和女儿的情感交流又比较细腻,所以一般情况下你扮演的是“慈”的角色;但是,你的老公却要求严格些,言语不多,分量不小,所以,一般情况下他扮演的是“严”的角色。在对孩子提要求或者提醒他改变某种习惯和做法的时候,“严”是一种权威和暗示,而“慈”则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孩子能够在行动过程中培养自主和自信,而不是委屈或埋怨。当然,依据不同的事件情境,你和老公“严慈”的角色可以互换,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我们面对的是这件事儿,而不是爸爸或妈妈。
 3.夫妻要营造轻松的生活氛围,给孩子提供健康愉快的成长环境。
 充满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是夫妻幸福的秘诀。夫妻之间往往会因为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而闹得天翻地覆,但是如果这一两句话换种轻松调侃的方式讲,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你的不满和建议轻而易举就会被对方所接受。
 这里举几个“不妨”让大家试试,看看用来和谐夫妻关系是否灵验。
 当对方吩咐自己做一件本来就打算做的事情时,不要不耐烦地顶撞,不妨说:“真是好夫妻,心有灵犀一点通!”然后愉快地去做,对方也会满心欢喜地赞赏你。
 当对方有事儿要出门时,不要头也不抬地冷漠地嘱咐:“早点回来!”你不妨说一句:“再见!路上小心!”然后给他(她)一个拥抱,或者再来一个吻,(飞吻也行),会让对方顿觉甜蜜,而且还会心生歉疚,赶紧办完事儿往家赶。
 当对方发怒时,不要比着看谁厉害、脾气大,不妨来个嘻皮笑脸,撒撒娇,打断升级的矛盾,转移对方注意力,“骗取”对方同情心,从而化解“危机”。
 相信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一个死板、较真、唠叨的人,也不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就尽力从自身做起,和你的另一半营造起轻松幽默的家庭氛围,并以此感染和影响你们的孩子,使他也能够通过模仿习得这样与人相处的智慧之道。
所以,你看,无论观念有何差距,只要夫妻双方都是爱孩子的,爱对方的,找到适宜的沟通方式,就能成功化解矛盾,不仅不会伤害对方,而且还会彼此感到尊重、信任和支持。作为妈妈,我希望你能做好他们父女之间的“双面胶”,不仅促进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而且也能让你成为一个女儿敬爱、老公疼爱的幸福女人!                                                                

 

 

 

  金淑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主任医师,对处理男女情感婚恋、职场减压适应等问题咨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相对独特的视角。

 

编者按:2011年,红枫中心与《学前教育》杂志社合作,为红枫中心开一个专栏“心理茶座”。第一、二期《学前教育》杂志中“心理茶座”内容已转载于2011年第一期《热线简报》上,本期“简报”转载了《学前教育》杂志第三、四期的“心理茶座”内容,请大家分享赏评之余,也能踊跃投稿,共同传播我们“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推进红枫中心及心理咨询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