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王行娟出席“社区精神健康—实践与展望”国际交流会
王行娟出席“社区精神健康—实践与展望”国际交流会
  • 发表日期:2010-01-07
  • 点击量:3793
“社区精神健康—实践与展望”国际交流会议在港召开
王行娟在分论坛作主题发言
 
2009年12月15日—17日,由香港明爱社区工作中心主持开展的“社区精神健康—实践与展望”国际交流会议在香港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的目的,旨在让各社会服务机构交流经验,就如何促进社区精神健康、提供社区服务、面对的挑战、未来的发展及方向等各方面作研讨。红枫中心理事长王行娟和社区项目主管关旺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邀请做主题发言的嘉宾有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策研究学院社会工作及应用社会科学系John Carpenter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学院精神医学系心理学系Larry Davidson 教授、香港大学精神医学系陈友凯教授、墨尔本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社会工作学校副教授黄富强博士、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精神卫生处处长严俊医生等专家学者。

  会议重点倡导对精神病人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关爱,平等,精神病人不仅要受尊重并且有自决权。保护精神病人的人权,表达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会议的另一个特点是倡导精神病人社区治疗的原则。很多学者在发言中都提到,将精神病人留在社区得到亲人的关怀和照顾有利于病情的缓解。社区的社会工作应以病人的康复和照顾为主,通过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和关怀,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提高生活自理和自食其力的能力。赠送与会代表的一些礼品,就是社区的一些精神病患者亲手制作的。

  会议的第三个重点是推动政府关注精神病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支持并出台有关的政策。会议邀请政府官员与社工机构和精神病人直接对话,争取对社区康复工作的经费支持,一起讨论精神健康服务计划及政策的制订。

  明爱社工机构在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拥有丰富经验,在会议期间明爱的社工交流了社区康复工作实务方面的心得体会,分享了大量的成功个案,非常专业和值得业内人士学习。


  王行娟应邀在分论坛上发表主题发言——反对家庭暴力心理咨询进社区的实验及意义。她讲到,红枫中心在天津实施的半边天家园项目,将心理咨询进入社区的意义。首先表现在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结构,随着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单位的远离使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不同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必须改变过去依赖单位的心态,通过与社区建立起新的关系,重新获得了归属感与安全感。其次,社会转型促使了家庭功能的变化,婚姻与家庭成为人们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第三,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矛盾增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第四,弱势妇女人群大多陷入心理困境。通过半边天家园项目的实施,反对家庭暴力的力度增大了,促进了女性的成长,提升社区男性性别平等意识,密切了干群的关系,天津市人们把她称作“和谐天津的新支点”。发言得到了各界与会人员的关注及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