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理学堂 >性知识与性健康 > 性健康、性教育、性咨询、性治疗
性健康、性教育、性咨询、性治疗
  • 发表日期:2009-10-30
  • 点击量:14580
邓明昱 (博士,美国、东西方性学研究所所长,博导)
 
 
  什么是性健康呢?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定义,性健康是指一种与个体的性行为有关的综合状态。这种综合状态呈现出个体的性行为在躯体、情感、理智及社会交往诸方面的协调主动丰富。这种综合状态使得个体的个性、交往和爱都得以提升;并使得社会每个成员都易于获得个人权利范围之内应获得的,为娱乐和/或生殖所需要的性信息、性技巧、性人际关系。

  性教育,就是要促成全体民众,包括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性行为方面的“少数群体”(如同性恋者)的性活动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份。简而言之,性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全社会的性健康水平。所以,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性观念、科学的性保健信息和性技巧,使人们能在当前或将来的性活动中做出有利于性健康的正确抉择。

  性教育是贯穿于人生全程的一个教育过程,它向人们提供完整正确的信息,帮助人们在性认同、性关系、亲密的行为等方面建立正确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活动方式。

  性教育的信息包括性的发生发展、生殖保健卫生、人与人之间的性关系、性活动、性角色等等。而任何一个方面或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涉及到人在生物、社会文化、心理、宗教灵性四个领域的认知、情感、外在行为三个纬度上的反应。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进行系统的性教育。而那种简单、单一的性教育是不可取的。

  针对在校儿童和青少年的学校性教育,是整个社会性教育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现代人获得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应始于学校。学校性教育应包括:

  第一、信息(Information):适时地向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完整而正确的与性有关的信息。

  第二、态度、价值与分辨能力(Attitudes,Values,andInsights):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且适合于个体、家庭、社会的,与性有关的价值观、观察分辨能力、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第三、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Relationships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指导儿童和青少年发展人际交往技巧,帮助他们走向成熟和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包括性人际关系)。

  第四、责任(Responsibility):帮助青少年学会平衡义务与权利,应对同龄人群体压力,树立责任感,了解节欲的意义,掌握怀孕、性传播疾病﹑性虐待等性医学知识。特别要帮助青少年认识青少年怀孕和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性咨询和性治疗,都是帮助每一个个体。一般的性问题,通过性咨询得以排解。性障碍和性疾病,通过性治疗得以治愈。性心理行为治疗,是性治疗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20多年来,笔者处理过的性咨询和性治疗个案已有二万余例。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

  1、成长期的性。包括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性教育与性咨询,重点是青春期的性教育与性咨询;
  2、成年期的性。包括青年、中年、老年人的性咨询和性生活指导;
  3、特殊群体的性。包括单一性别群体、同性恋群体的性咨询和性生活指导;
  4、性适应不良。包括男女之间的性爱或性生活不协调、性趣不够;
  5、性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包括阳痿、早泄、不射、,性感缺乏、性乐高潮功能障碍、阴道痉挛等;
  6、非机能性性障碍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包括性厌恶、性欲抑制、性交恐怖、性亢进等;
  7、性心理障碍(性变态)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如易性癖、异装癖、恋物癖、窥阴癖等;
  8、素质性同性恋的心理疏导和社会适应指导;
  9、艾滋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10、性传播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我们的原则不仅仅是防病治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性生活质量,促进性健康,使人们更大程度地体会性幸福。

  性教育―― 长久以来都是老师和家长羞于触碰的领域。但性教育对一个人今后性接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调查发现,青春萌动的男孩们,多数只能用各种自发的方式获取性知识。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组数据:
  1. 是否接受过青春期性教育? 是(61.99%);否(34.50%)。
  2. 第一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龄? 小学(2.52%);初中(43.48%);高中(12.48%);大学(17.12%);工作后(0.84%)。
  3. 还记得当时所接受的性教育是什么内容吗? 记得(13.60%);记得部分(37.46%);不记得(13.74%)。
  4. 你觉得性教育有必要吗? 必要,每个人必须学(46.98%);或许对别人必要,就个人而言,没必要(15.57%);必要,但是我没学到什么东西或者当时我根本没听懂在讲些什么(3.65%);没必要,这难道还需要学习(0.70%)。
  5. 你认为性教育对本人以后的性接触有影响吗? 有很大影响(21.88%);有一定影响(37.87%); 无所谓(3.37%);没有影响(3.78%)。

  由这组数据可见,70至80年代的中学尽管已开设了《生理卫生课》,对性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普及作用,但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却羞羞答答、不清不楚。成年以后,基本上记得的人并不多。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接受过青春期性教育。出生年代早的人和出生年代晚的人相比,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相比,接受性教育的途径和机会要少得多。性教育有必要吗?答案几乎是各占一半。这说明要普及青春期性教育,还有相当的阻力,任重而道远啊!青春期性教育对以后性接触的影响,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 这也进一步说明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他们是怎样接受青春期性教育的呢】
  (26岁,公务员,有女朋友 ):“还是初中时上生理卫生课,老师让我们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听课,搞的特别神秘。讲了一下午,啥也没听明白,关于生殖器官那部分内容,老师讲都跳过去不讲。那个时候我们对女性的身体感到特别神秘,幸好网上有很多黄色网站,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不然做出什么傻事都是有可能的!哈哈!开个玩笑,傻事不会做只会做性盲!我相信那些不看黄色网站的人,一定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女性生殖器官长什么样?”
  (28岁 ,IT人士,单身):“我想现在哪个搞IT的电脑里没几个 G 的 A 片啊?我有个哥们 80G 的 硬盘 里,装的全是这些,美其名曰‘成人性教育’读本。前段时间他要结婚怕老婆看到这些,忍痛割爱地暂放在我这,我打开一看,那个叫一个全啊!估计是他多年收集的心血!哈哈!要说性教育,应该从大学算起,我们整个寝室的哥们去录像厅里‘扫盲’。刚开始看的是热血沸腾,后来越看越没意思,到了大三、四,基本上都去“实战”了,有了这么多年的经验,你说别人能不说我们是‘IT精英’吗?”
  (35岁,企业老总,已婚):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发过一本小册子,发了之后就没人管,让我们自己看,当时那本书给我的冲击是在太大了,记得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地看,看完之后就有生理反应,就是那个时候我学会了自慰。

【那么,不同年代接受性教育的内容有何不同】
  (60年代出生者):“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就连正规的教育都没接受过几天,更别谈接受性教育了。“喜欢’、‘爱’这样的词,基本上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哪里像现在,在网上什么都查的到。我现在最怕我儿子上黄色网站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多教育教育儿子,特别是性教育方面,我们家长是没办法和孩子们谈这些的,心里却很担心。”
  (70年代出生者):“中国的性教育做的太失败了,我从来没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说是在的,我和我老婆离婚就是因为性方面不和谐。我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每次回家都累的要死,老婆担心我在外面有外遇,总是让我往家里多‘交公粮’。有时候我一点欲望也没有,根本不想做,只想睡觉。可她一点也不体谅,最后我只好骗她我阳痿了。于是她就拉着我到处看病,我都快被她逼疯了,实在忍受不了,目前我们正在办理离婚中。”
  (80年代出生者):“我就是有好多相不明白,自己又不是不帅,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啊,都快三年没有交过女朋友了,难道是我自己的标准高?还是什么啊?真的想不明白,难道是我自己关闭了自己?第一次给了一个到最后才知道不应该给的女人,虽然那个时候有点伤心,不过都算啦,反正现在都不是处了,不过还是想找个处的做一下,但是现在的年代还有这种人吗?”

【引起深思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性知识(多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这是以《生理卫生》教材和德育课程为讲课依据的。但是,其内容比较贫乏。学生受益不大、记忆不深。而很多青少年获得性教育的方式,基本上来源于上网查询。在网上,系统科学的性教育资讯依然比黄色资讯发展得要慢。根据我们的资料,很多被访者在互联网上所获得的性知识,都是来自黄色网站里的A片、图片、文章等。由此获取的所谓“性知识“大多是极不健康、不利于性心理正常发展的。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生很难从家长或学校获得系统而科学的性知识。即使在现行的教科书里,也仅仅就生殖器官讲授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性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几乎没有涉及。但是,处于性发育阶段的学生并不满足于接受这些知识,他们对自身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要思索、探讨,这样,就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这些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二十年后的今天,青春期性教育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应该引起深思。

性教育越早性行为越早?
  前不久,在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一次公益论坛上,很多专家指出,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经够多了。据杜蕾斯2004 年全球性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13.7 岁,在被调查的41 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七。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博士告诉记者,他和北京一些大学生交谈时发现,很多人在性问题上还很无知。

  误区二: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越早。这是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谈性的原因之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希瑞·泰丽雅女士说:“并不是闭口不谈性,青少年就不会发生性行为。中国和很多国家的实际情况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们不是对性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误区三:性教育就是为了避免未婚先孕。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赵鹏飞教授说,对青少年性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避免婚前性行为上,要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范围。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9 月,我国艾滋病和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病例为1.5 万,其中58%为20—29岁的年轻人。而在青少年性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这一比率则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