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妇女社工的实务与发展
——以天津市半边天家园为例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理事长 王行娟
2006年10月,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提高专业社会服务水平。在这之后,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培训、建设社会工作队伍的热潮。特别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后,妇联组织在推进妇女工作社工专业化方面,又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的妇联工作人员积极学习社工理论,以取得社工资格;有的妇联把社工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工作上。最近,深圳市妇联还召开了妇女社会工作交流研讨会,探索妇女社会工作的新路径。这都是可喜的现象。
红枫中心从2001年至2005年,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在天津市河北区鸿顺里街道开展了一个“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的实验项目。这个项目是按照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运作的。从反对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入手,提升妇女的法律意识和主体意识,注重妇女心理的疏导和家庭地位的提高,在社区建立了半边天家园和支持网络。在项目结束以后,2006-2007年,河北区政府在全区所有街道推广了这个模式。同时推广的还有河西区和南开区的部分街道,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07年底,天津市政府决定用五年时间,在天津市所有居委会都建立半边天家园。为此,天津市政府还建立了投入机制,将半边天家园建设工作,纳入到本地区和谐建设、文明建设、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考核评估体系中,推广力度非常之大。事实上,在很多的街道,如河西区的下瓦房街道,在2008年,就已经在所有居委会建起了半边天家园。
全国妇联对这个模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2007年天津市半边天家园推介会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顾秀莲说:“半边天家园作为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倡导以人为本和志愿精神,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把宣传、教育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法律宣传和心理疏导,有效地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具有时代特征,适应基层需要,符合百姓要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优秀品牌。这项工作在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中有地位,有影响,很值得推广。”
因此,她要求:
1. 充分认识推广半边天家园工作的意义;
2. 发挥妇联组织自身的优势,打造工作品牌,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效形式;
3. 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推动半边天家园建设工作。
可以说,天津市的半边天家园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妇女社会工作模型。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从国外引进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移植到大陆的妇女工作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妇女社会工作模型,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和妇女的需要,在实现妇女社会工作本地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从半边天家园成功的推广中,我们认为,大陆妇女社工的实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妇女社会工作要以社会性别平等、也就是妇女为本作为核心的理念,并以此作为调节、规范社会各方面关系和行为的思想准则。
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倡导利他的精神。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是助人,重点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那些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或困难的脆弱群体和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是,救难解困,预防问题的发生,开发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是按照不同对象进行划分的。妇女占社会人口的一半,她们的角色和处境,社会特征,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其他人群相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具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既要遵循、运用社会工作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又要针对这个人群的特殊状况和特殊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达到为妇女服务的目的。
我们认为,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要以社会性别平等也就是妇女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来开展工作,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对象化。其目的是针对妇女目前的处境和问题,提高社会性别的敏感度,将社会性别的观念纳入到社会的主流,以此作为开展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
可能有人会提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以人为本,包括了所有的人,妇女也在其中了。为什么妇女社会工作要强调社会性别理论,提出妇女为本的要求呢?
社会性别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视角。这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在研究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时创立的。她们发现,女性与男性不平等的因素不是两性之间的生理上的差异造成的,而是由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形成的,社会性别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反映性别之间的社会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象看,男性与女性之间虽然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基本的平等,但远未做到事实上的平等。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如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和家庭角色的责任与分配;用于完成责任的资源分配;与角色相关的能力与特长的发展;两性间决定权的分配;两性的身份;权力中支配与服从的关系;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的现象。由这些现象所形成的观念已被制度化和结构化,成为主流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这些制度和行为准则并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它实质上维护的是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和男性的利益,女性仍然处于从属的、边缘的状态。所以,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再倡导男女平等,并且写进了国家大法,定为基本国策,但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已经定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难以消除。今天女性面临的许多困难,如人权得不到保障,95%家庭暴力受害者是女性,女性贫困化,等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性别歧视的社会因素造成的。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是个社会性别盲,按照社会传统的观念来处理妇女的求助,如遭受家庭暴力妇女的投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不相信求助者说的是真话,是“刁民来告刁状”;二是责备受害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最终求助者的挨打不仅得不到解决,还可能遭到二次的伤害。
女性主义者雷娜 • 多米耶利说过,传统的女性实务工作,致力于改善日渐穷困的社区生活,很少关心造成女性困境的结果因素。社工领域为数多过男性社工的女性社工员,期望女性能在严苛的环境中生存,如果女性无法做到就会受到社工员的严厉指责。她还说,这样的专业介入女性的生活,会无情地病态化女性,并危害女性所显露出脆弱的自我能力的展现。①
所谓病态化女性,就是将女性所遇到的困难,都看作是由于女性本身的过错或原因造成的,这些人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扶持才得以生存,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这些社工员的错误就在于缺乏社会性别观念,不能从社会存在性别歧视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实质。因此,在妇女社会工作中引入社会性别的视角,确立妇女为本的理念,正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从我们的实践中看到,以妇女为本的社会工作,有如下特点:
1.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成为弱势人群,生活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是社会结构因素造成的,是社会创造了个人的不幸。妇女社会工作实务,要消除社会结构中不公平的因素,除了服务于女性以外,还要在倡导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方面,作出努力。
2.提升女性的主体意识,确立女性的主体地位。要让女性认识到,她们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尊严,同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3.尊重求助者,实现女性的自主与自决。社工员与求助者之间是平等的。
4.整合资源,挖掘女性的潜能,促进女性全面的发展。
红枫中心和天津市妇联正是根据了这些原则,在天津市鸿顺里社区创建了半边天家园。在半边天家园的活动中,放在第一位的工作是进行社会性别的培训。在五年中,对社区中的法官、警察、街道干部、妇女干部、居委会人员以至社区的居民,进行反复的、滚动式的社会性别培训。培训采用参与式的方法,通过案例的演练,对传统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对比,让所有参与者了解到,什么是社会性别观念,以社会性别观念为指导的社会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妇女工作方法之间的差异,效果有何不同。正是因为将社会性别观念纳入了社区的主流,成为协调各方面关系和行为的共同准则,社区的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联合建立起社区的支持网络。法院的法官和派出所的民警树立了社会性别意识后,在保护妇女人权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平等的家庭关系在更多的家庭中形成,社区家庭暴力投诉率由原来的37%下降到14%,而且做到出现家庭纠纷,不出社区就得到调解。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重点在社区
妇女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她们都会有不同的困难和需求,都是妇女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生存受到威胁的弱势群体和脆弱群体。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妇女的弱势人群主要集中在社区。因此,妇女社会工作的重心需要下移,将社区作为工作的重点。
我国城市管理制度最大的变革,是由单位体制改为社会体制,原来由单位管理的一些职能下移到社区,单位人逐渐变为社会人。此外,进城务工的妇女和她们的家庭都寄居在社区。社区不仅是女性生活棲息的地方,同时是她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可以说,社区是弱势妇女人群聚集的地方,是各类矛盾积聚的地方,也是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最集中的地方。
红枫中心与天津市妇联,按照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河北区鸿顺里街道建立了工作载体半边天家园。半边天家园不是妇联的组织,她是在妇联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非政府组织实行合作,组成领导班子共同负责活动的开展。半边天家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半边天家园建在居民区中,它成为传输先进理念,学习社会工作方法的平台。社区的女性权利受到侵害,心理有不痛快的事,可以到半边天家园咨询,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它还进行普法宣传,为女性代写法律文书,为贫穷的女性代理法律诉讼。它按照社区女性的需要,开设婚姻学校和各种讲座。它同时是女性自娱自乐的场所。由于服务贴近女性的需要,做到服务的可及性,切切实实解决女性的需求,受到当地女性的欢迎。
过去妇女工作的模式,主要是搞活动,讲规模,往往热热闹闹一阵就过去了。将工作深入到社区,而且做到人的心里,这是妇女工作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同时,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开展工作,改变了原来机关化、行政化的工作作风,变化就更大。天津市妇联认为,这是创新了妇女工作的模式,探索了妇女维权的新路径。一位市妇联原权益部长说,我搞了多年妇女工作,但很少下到社区,与妇女面对面。现在与她们站得近了,也知道她们想些什么了。天津市妇联在总结中提到:把工作做到社区的好处:1.它的地域性,项目服务的区域立足于社区;2.它的组织性,为社区服务的载体建在社区内,推动了社区妇女组织的建立;3.它的公益性、综合性。开办婚姻学校和法律知识讲座,社区宣传、心理热线、面询、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形式多样,内容广泛;4.建立了一支社区居民、妇代会主任、居委会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志愿者队伍,培养了一批社区领袖;5.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妇女工作原则得到贯彻。项目活动内容的确立,以广大妇女群众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将目标人群受益不受益作为评估社区妇女工作的标准,由此推进了社区妇女的协调发展和家庭和睦。②
河北区妇联也认为,过去的工作方法表现为行政命令多,自上而下多;我说你做多,深入基层少,倾听群众呼声少。她们指出,现在转变了观念,改变了工作作风,认识到实现妇联工作的创新,不仅是简单活动的创新,而是理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使妇联的工作思路重新定位,工作中心也进行了转变。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和衡量妇联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想妇女之所想,急妇女之所急,帮妇女之所需,解妇女之所难,变领导满意为广大妇女群众满意。③
把妇女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区,早在1999年,胡锦涛同志就提出,妇联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这是最需要妇联做工作,也最能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引入妇女社会工作的做法,以社区为重点,既可以改进妇联的工作作风,又可以切实帮助有困难的妇女,使她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倡导他助、互助、自助与助人,将维权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
社会工作的功能,除了扶危解困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这就是推动受助者的发展。受助者的发展,包括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克服不利因素能力,增加知识技能,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以及自我实现能力的提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层次性,分为匮乏性需要和超越性需要。个体天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趋向,在匮乏性的需要也就是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个体即受超越需要的支配,产生朝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愿望。这种需要属于成长的需要。个体会充分运用自身才能、品质和能力,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④马斯洛还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为人类做贡献的愿望,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如关心社会,对人有强烈的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献身事业,独立自主,等等。⑤
在改革开放中,女性分裂为不同的阶层。一部分女性由于社会的原因成为弱势的人群,生存受到威胁,但这并不表明她们永远是弱者,只能在社会的扶持下求生存。当她们的匮乏性需要得到解决,她们的自我意识被唤醒,她们的潜能会变为显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会产生,成为她们求发展、促成长的动力。因此,妇女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弱势的女性摆脱生存的困境,还要赋权妇女,提升她们的自信和自我价值观,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改变她们的弱者心态,挖掘她们的潜能,帮助她们由弱者变为强者,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妇联组织曾经将妇女工作归为两大类,这就是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对处于弱势中的妇女,是帮助她们维权,解决生存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女性,则是开展巾帼建功活动,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事实上,促进女性的成长与发展,同样适用于有危难的妇女,可以将维权服务和促进发展连结起来,两手同时抓。在维权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她们的主体意识,提升她们自信和自强的愿望。
红枫中心在天津市半边家园的活动中,始终倡导“他助、互助、自助和助人”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社区建立的支持网络中,包括3个支持系统:一是正式支持系统,其中有街道政府职能部门;二是非正式支持系统,如居委会、妇女组织等;三是受助者的私人支持系统,将个人的资源嵌入到社会的资源中。三者的关系是互动式和网络式的,相互作用。在这个支持结构中,除了发挥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系统应有的作用以外,还促进妇女间的互助,将有相同处境的妇女组织起来,进行互助。在这个网络中,受助者不是被动受助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他助和互助中进行自助,挖掘自己的资源,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意识和能力。在受助者的困难解决以后,妇女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启发、支持受助者去助人,参与到朋辈小组的活动中,帮助还未从困难中解脱出来的姐妹们,形成他助、互助、自助、助人的链条,让曾经的受助者在助人中继续成长与发展。
2.在社区中宣传志愿精神,组织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居民主要是女性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不仅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满足了社区各阶层多元化的需要,做了很多政府想做而无力做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建设,做了很多政府想做而无力做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建设,获得了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从而实现自我的机会。从报名者的踊跃、志愿者服务的热情中可以看到,在这些普通的女性中,自我实现需求十分强烈,一些受益于半边天家园的妇女也成为了社区的骨干,她们在志愿服务中,增长了才干,不断成长。
更可喜的是,作为妇女社会工作一个模型的半边天家园,近几年来在天津市政府的重视和天津市妇联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地发展。
在半边天家园建立的初期,活动的切入点是反对家庭暴力,这是根据鸿顺里街道的特点设计的。在近几年,各个社区在推广半边天家园的活动中,结合本社区的特点,打造特色服务,形成一个家园一个亮点。如有的社区建立“亲子型家园”,“自强型家园”和“和谐家园”等。半边天家园的工作领域也进一步拓展,赋予了半边天家园新的内涵。从项目初期家庭问题干预延伸到保护妇女的政治权益、劳动权益、文化权益等多个层面,逐渐形成大维权、大发展的妇女工作格局。⑥
妇女社会工作实务,在大陆尚处于初创时期。红枫中心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在这个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还很不成熟,期待两岸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的指导。
谢谢大家!
(2009.6.6)